,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九月下旬的時候還屬於深秋季節,哪怕是再過十天半個月也隻是初冬,天氣還沒到大雪飄零的時候,對於渡海登陸以及後續的攻打金州、複州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而等到東擄人反應過來,並開始抽調大量兵力反攻遼東半島,試圖把楚軍登陸部隊趕下海去的時候,大概率第一場雪也就開始下了。
而現在可是小冰河時期,對於東北地區這種高緯度地區而言,哪怕是初冬也會非常冷,下的雪也會非常大。
寒冬季節能夠有效的遲緩敵軍集結大規模兵力反攻遼東半島的時間,減輕第七軍的防守壓力,讓第七軍擁有更多的修築防禦工事的時間。
而更關鍵的是,寒冬季節裡東擄人的兵力調動以及後勤補給會非常麻煩,但是卻是不會影響到大楚帝國的登陸部隊的後勤補給。
因為登陸部隊的後勤補給,是直接通過海運進行補給的,同時按照預定計劃第七軍也不會遠離港口作戰,整體補給難度會非常小。
這一增一減之下,登陸遼東半島的第七軍也就能夠在遼東半島上徹底站穩腳跟了。
而等第七軍在遼東半島站穩腳跟後,東擄人恐怕睡覺都不能安穩……
如果不想等到開春後,楚軍的第七軍好幾萬大軍直接殺到沉陽去,那麼東擄人必須趁著冬天的時間裡持續調動大軍,不說把楚軍給趕下海去,至少也要守住遼東半島北部區域,把楚軍堵在遼東半島中南部區域裡。
而這需要的兵力可不少,三四萬都不行,再怎麼樣也得五六萬甚至更多。
要不然可扛不住第七軍的猛烈攻勢。
畢竟第七軍可是轄有兩個新式甲等師以及一個補充了預備兵力和裝備的乙等師,再者還會搭配若乾的獨立炮兵,騎兵等兵力,總兵力估計都能達到五萬人。
這還沒算上海軍第二陸戰團呢。
要想抗住五萬多楚軍的後續進攻,東擄人保守估計也得調過來同等數量的兵力,如果要穩妥一些,至少得七八萬兵力。
畢竟楚軍槍炮犀利那是出了名的,東擄人又不是不知道。
然後更有意思的來了,東擄人的總兵力是有限的,當他們往遼東半島派遣了這麼多兵力了,相對應的在其他方向的兵力必然也會減少。
如此,明年開春後,楚軍在遼西走廊發動總攻,在薊鎮以及宣大一線發動羊攻的時候,東擄人的兵力調動就會陷入極為被動的尷尬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