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距離很巧妙,如果楚軍步兵和炮兵主力要強攻中前所的話,那麼在戰鬥關鍵時刻裡,他們隨時都能夠殺過來。
同時他們還能夠攔截楚軍的兵力繞過中前所,對整個中前所進行戰略包圍,並截斷東擄的援軍。
根據偵騎報告,廣寧前屯衛城裡的東擄人已經緊急動員,今天早上開始就已經有一批騎兵出城,直奔中前所而來。
早則今天傍晚時分,最遲不過明天上午,好幾千的東擄騎兵就能夠增援到中前所。
很明顯,從東擄人的動向來看,他們並沒有輕易放棄廣寧中前所的打算,反而是想要靠著這地方充當核心堡壘,再利用騎兵優勢擊敗楚軍或迫使楚軍撤軍。
這意味著,如果楚軍想要繼續強攻中前所的話,就必須擋住敵軍騎兵。
至少不能讓他們在己方步兵和炮兵攻城的時候,
直接派出大量騎兵殺過來,那樣絕對會是一場災難。
“告訴朱興發,不管如何,都要把敵軍的騎兵給堵在外頭,我會協調近衛軍那邊,讓他們的三個騎兵團也過來支援!”
中午時分,左英哲已經得到了消息,近衛軍第三師經過一個早上的戰鬥,已經攻占了鐵陽堡。
鐵陽堡內的敵軍並沒有預料中的那樣進行頑抗抵抗,隻是簡單抵抗了一個多小時後,就宣告了投降。
一開始近衛軍那邊還以為是自家炮火實在太猛烈,對方短短個把小時就扛不住了呢。
但是對方投降後一問,才發現駐防鐵陽堡內的東路軍主力是漢八旗的一部,準確的說是原來吳三桂手底下的一批人。
他們先跟著吳三桂歸順東擄,但是沒多久吳三桂以及祖大壽就被皇太極一刀砍了,緊接著吳三桂的兵力和祖大壽的兵力一起,被整編進入了漢八旗內。
雖然領兵的都是東擄人將領,但是中下級將領以及普通士兵們可都是清一色的原廣寧軍,再加上吳三桂的死讓他們本來就很不滿,隻不過以前礙於東擄人的強勢鎮壓無法反抗而已。
現在楚軍殺過來了,他們一開始在東擄人將領下想要撤退,結果被楚軍騎兵給逼了回來。
當天夜裡,他們就頑抗死守和突圍作戰發生了爭吵,東擄人將領叫嚷著死守鐵陽堡,等待後方的援兵,而原關寧將領們則是想要組織第二次突圍。
發生爭論的時候,東擄將領以動搖軍心的名義,當場斬殺了好幾個原遼西軍的將領。
雖然暫時壓了下來,但是卻也極其了更大的矛盾。
於是乎,今天早上楚軍攻城的時候,這些關寧軍就開始琢磨著給自己找另外一條生路了……
這一琢磨,就直接投降了……
其中部分人投降後,還帶著楚軍在城內圍捕東擄人呢。
鐵陽堡,這顆被東擄人安插在山海關東北方向的釘子,在楚軍東進的時候,隨時都能威脅楚軍側翼的釘子,直接被近衛軍給拔掉了。
如此情況下,近衛軍已經是完成了其第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後續會繼續東進,並支援第九軍作戰。
其麾下的三個騎兵團則是先行一步增援第一騎兵軍,避免第一騎兵軍那邊喪失戰略主動權。
對近衛軍的這三個騎兵團,第三集團軍司令左英哲上將也好,第一騎兵軍軍長朱興發中將也好,都是帶有一定的期望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