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王瞎子說話的時候,羅誌學也看到右側防線上明軍的異樣。
這些明軍戰兵在前頭的縣勇潰敗之後,並沒有暫時退卻而是沒有任何停頓的直接發動了進攻。
這意味著對麵的明軍是下了大決心,哪怕是拿著戰兵衝上來拚也要打上右側防線。
明軍開始拚命了!
隻是羅誌學挺不理解對麵的這些明軍的,如果換成他是對麵明軍的指揮官,彆說直接讓寶貴的戰兵發起衝鋒了,甚至連第二次總攻他都不會去打。
如果換成了羅誌學自己來的話,他會一邊派人出山繼續征召援兵,不管是戰兵還是當炮灰用的縣勇都好,總之是多多益善。
然後再想辦法弄個幾門火炮過來,雖然此地乃是山區很難把上千斤的重炮拉進來,但是一些幾百斤的火炮費點勁還是可以帶進來的。
至於挽馬拉不動之類的,這純粹是多餘的擔心。
隻要人能走的地方,完全可以直接出動大批人手,直接把火炮給扛進來。
王繼達這個大活人都能坐著轎子進山,沒到抗不進來一門幾百斤的火炮啊。
隻是機動性全無就是了,然而他們攻打鬆山也不需要什麼機動性啊,完全可以耐著性子等個十天半個月等火炮抵達。
一邊等援兵和火炮,同時也可以繼續派出精銳和保鄉營的攔截小隊進行廝殺,甚至設計伏擊保鄉營裡的攔截小隊。
隻要來幾次成功的伏擊,保鄉營這邊的精銳損失一大也就不可能繼續保持對左右兩側群山的持續封鎖了。
到時候完全可以占領一個進山小道,派遣偏師直接繞道鬆山防線後方去。
不說什麼前後夾擊,單單是切斷鬆山前線和後方鬆山村的聯係就足夠了。
多管齊下的話,明軍其實完全有可能堵住鬆山賊軍的後路,切斷鬆山賊軍的後勤補給線不說,還能堵住賊軍的退路。
等到援兵和火炮一道,再進行正麵突破。
整個過程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耗時會久一些,需要動用更多的資源。
但是,這隻是羅誌學架設自己是明軍指揮官的想法而已。
然而對麵的明軍指揮官似乎不是這麼想的,在第一次總攻失敗後,隻進行了三天的繞道騷擾作戰後,就迫不及待的發動第二輪總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