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戰爭的陰雲_老子就是要當皇帝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六百零七章 戰爭的陰雲

第六百零七章 戰爭的陰雲(1 / 2)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燧發槍這東西,其實如今歐洲已經有軍隊裝備,甚至在二十年代的時候瑞典就開始大規模使用燧發槍了,不過那個時候的燧發槍技術都不咋地,擊發率比較低。

瑞典人當時使用這種早期的燧發槍,純粹是因為他們國內缺乏優秀的火繩槍以及火繩,他們使用早期燧發槍屬於被迫無奈……並且那個時候也沒有搞線列作戰,也沒有刺刀這玩意,因此早期燧發槍對比火繩槍其實沒什麼優勢,反而劣勢一大堆。

所以在三十年代之後,瑞典人解決了火繩槍來源問題後,就毫不猶豫的把原先裝備的早期燧發槍給拋棄了,大部分火槍手重新換裝火繩槍,隻剩下少許特殊兵種還在使用。

不過進入四十年代後,技術持續進步,如今的歐洲國家又開始大規模使用燧發槍,三十年戰爭的末期裡,歐洲不少國家的軍隊已經裝備了燧發槍,不過依舊沒能全麵取代火繩槍。

這個時期的歐洲,燧發槍和火繩槍是屬於混裝的,沒能完成徹底的統一,主要還是歐洲人的工藝技術有所缺陷,生產出來的燧發槍的擊發率依舊比較低。

同時沒能大規模引入刺刀以及線列戰術,這一點對燧發槍的普及裝備影響更大。

刺刀以及線列戰術,才是體現燧發槍優勢的關鍵,沒有這兩樣東西,燧發槍其實還不如火繩槍好用的

而這個時期的歐洲人還是把燧發槍當火繩槍用,並繼續和長矛手進行混編的,隻不過長矛手的數量已經大幅度削減,從二十年代的一比一,已經發展到了如今的二比一甚至三比一了。

作為和外界交流比較頻繁,又直接接觸俄羅斯,並獲得俄羅斯扶持的準格爾,他們自然也通過一些渠道獲得了燧發槍,不說歐洲人裝備的一些擊發率不高的燧發槍,就連楚軍裝備的二年式燧發槍,他們其實也通過一些地下渠道獲得了少許。

其實他們也嘗試過想要彷製楚軍的燧發槍,但是他們彷製不了……其他的一些細節上的改進倒是可以搞,比如防風蓋,刺刀,標尺,槍托這些東西其實都能照這樣子抄。

當年明軍和東擄人都能抄襲楚軍的火繩槍,如今準格爾抄襲楚軍的燧發槍也不奇怪。

但是有一點他們是抄不了的,那就是彈黃!

大楚帝國的燧發槍,其實和歐洲的燧發槍的最大區彆是在槍機上,而槍機上的最大區彆就在於彈黃。

大楚帝國采用的是短彈黃,歐洲國家的燧發槍上的槍機采用的是長彈黃……

為什麼會有一長一短……因為材料問題。

大楚帝國花費巨資,動用了無數人力物力,專門為了燧發槍而研發出來的彈黃更加堅韌,使得能夠以比較短的彈黃作為擊發動力,並產生足夠的火星點燃火藥。

而歐洲的同行們,顯然是沒有國家或大型企業專門花費巨資和召集技術人員,去研發更優秀的彈黃,因此他們隻能使用性能差一些的彈黃,為了儘可能的確保彈黃力度,他們的彈黃往往也比較長。

就是這麼一個小玩意的區彆,直接導致了大楚帝國和歐洲的燧發槍出現了巨大的性能差距,擊發率相差比較大。

如此也就導致了楚軍敢全麵列裝燧發槍,而歐洲的同行們隻能猶豫糾結,沒膽子全麵換裝燧發槍。

歐洲軍隊尚且如此,準格爾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更不可能解決燧發槍的技術難題,根本不可能和大楚帝國一樣大規模的全麵列裝燧發槍。

他們要是真大規模列裝不成熟的燧發槍,真打起來還沒有直接使用火繩槍好使呢。

這……也是曆史上滿清王朝沒有大規模裝備燧發槍的緣故,不是他們不想,人家也不傻,就算防漢不給綠營使用,但是給八旗用也是可以的啊……

不用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技術太渣,造出來的燧發槍不好使。

這在清緬戰爭,準格爾平叛戰爭裡都有所體現,清軍其實好幾次嘗試過在前線使用燧發槍,奈何性能太差,實戰表現更差,前線將領寧願使用火繩槍也不用燧發槍!

清軍其實也知道燧發槍好使,但是造出來徒之奈何……再加上還有火炮或騎兵上的優勢,再加上背後有著龐大的華夏錢糧人口兜底,這用火繩槍打仗也能贏。

戰爭一結束……既然戰爭都結束了,還折騰什麼燧發槍啊,不要錢啊?繼續回家抱著小老婆睡覺不香嗎?

於是乎燧發槍的研發以及換裝就這麼一次一次的拖下去了……

然後一不小心又過去了幾十年,就在第一次鴉片戰爭裡被英國老教做人了。

這也是封建王朝官僚體係的通病:得過且過。



最新小说: 我締造了超凡時代 踢掉失憶竹馬,閃婚大佬暗戀我多年 古董修複師:精神病院斬神 型月,人類愛模擬器 夫君慘死後,我卷成三界白月光 千秋之改 穿書反派的逆襲 S級治愈力惡雌!全星際瘋狂覬覦 總裁重生複仇從零開始 七零:我在東北靠種菜帶飛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