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黃金奎本人也需要擔任軍長的任職履曆,為後續晉升上將掃平障礙。
也不是說楚國的陸軍將領要晉升上將,就非要擔任過軍長,楚軍內部並沒有這種規矩,很多上將也沒有擔任過軍長,比如陸軍裡大名鼎鼎的大老,前參務大臣,參謀部部長,如今已經退居二線,隻掛著‘禦前軍事顧問’頭銜的徐誌賢陸軍上將,公爵。
他就沒有擔任過軍長一職,甚至連師長都沒有當過,他在野戰部隊裡當過最大的職務就是營長了,但是並不影響他在過去長達十年的時間裡都是陸軍最頂級的大老。
現在雖然為了避嫌,也是為了自保而退役讓位了,但是其威望以及影響力依舊十足!
還有不少上將也沒有擔任過軍長的職務,甚至有些連一線指揮職務都沒有擔任過,但是不影響他們成為大楚帝國陸軍的上將之一。
一直龐大的軍隊裡,不可能隻有一線部隊的指揮官的,還有其他諸多領域也需要各種高級人才,後勤,軍政,軍械等等領域都需要。
而術有專攻,不同領域的軍官們也有著自身的晉升通道。
但是,黃金奎作為一個典型的指揮係將領,帶兵打仗就是他的本質工作,也是他最擅長的。
他想要越過一大票的競爭對手,成為大楚帝國陸軍下一批上將之一,那麼就需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做出成績,要能夠壓過其他人。
所以,來南洋任職,也是黃金奎的個人意願。
而陸軍的高層也支持,有黃金奎這麼一個老資格,並且是上將候選人的資深中將在南洋,也不至於在陸海軍衝突裡讓陸軍受氣。
要知道海軍在南洋地區的負責人,乃是‘總督南洋各地海軍軍務’、第一艦隊司令王奎恩海軍上將。
雖然這個王奎恩晉升上將也不過大半年,嗯,這人實際上是在擔任第一艦隊司令的時候,才順勢晉升為海軍上將,但這好歹也是上將啊,而且在海軍裡也是屬於第一等的實權派上將了。
陸軍方麵派過去的人如果威望資曆不夠,恐怕要落下風。
如果不是因為陸軍在南洋的兵力不多,並且陸軍也沒有讓上將擔任區區軍長,指揮幾萬人的傳統,不然的話,陸軍方麵都要直接派個上將過去總督南洋陸軍軍務了。
嗯,陸軍方麵其實提過的,但是被羅誌學給否決了。
開什麼玩笑,南洋地區的主力部隊不過兩個師而已;乙等師也不過兩個,加起來才萬把人,這麼點兵力派遣一個中將過去就很充分了,還上將……這才扯澹了。
要知道,大楚帝國在西域和準格爾人作戰,統籌西域、陝甘等地全部陸軍事務的第一集團軍司令,那也隻是個上將而已。
上將在大楚帝國陸軍裡,隻有集團軍司令、各部部長、副部長才有配屬的軍銜。
軍銜和職務這種東西,是不能亂搞的,否則的話很容易出現指揮幾千人的指揮官就是個元帥……這就很荒唐了。
所以羅誌學對軍銜和職務的控製是比較嚴格的,絕大部分情況下職務和軍銜都是匹配的,比如軍長是中將,副軍長以及軍參謀長是少將。
師長就是少將,副師長以及師參謀長是準將,團長是上校,副團長就是中校,營長是少校。
偶爾會出現一些軍銜和職務不匹配的情況,比如出現中校擔任團長,上校擔任副師長等情況,還有出現中將師長,準將團長這種情況,但往往都是臨時性的情況。
比如提拔一個中校擔任團長的時候,因為時間積累還不夠,所以讓該員先以中校的軍銜擔任團長職務,而且一般都是以署理的方式,過幾個月轉正後就會順勢晉升為上校。
而出現高軍銜擔任低職務的情況,往往是前線軍官立功後晉升,但是一時半會的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調任新職務,比如戰鬥任務比較緊張無法調離,又比如沒有適合的職務等。
如此也就拖上一段時間另行安排。
但是原則上,大楚帝**方的軍銜以及職務都是標配。
這不僅僅是為了控製高級軍銜,更是為了整個指揮體係的健全,因為在大楚帝國陸軍裡,指揮權的交替是嚴格按照軍銜來傳遞的。
當少將師長出現意外無法指揮軍隊的時候,那麼就是準將副師長接替指揮權,然後是準將參謀長。
上述三個將軍都無法指揮部隊了,那麼就由軍銜最高的校官擔任,如果軍銜一致,那麼就由所屬部隊番號靠前的指揮官接管指揮權,第一團、第二團、第三團、騎兵團、炮兵團這樣順延。
因為軍銜直接關係到了指揮權的問題,這也是大楚帝**方在軍銜以及職務上進行了嚴格控製第一大原因。
黃金奎陸軍中將,就是在這麼一個背景下,正式出任陸軍第二十二軍軍長,並奉旨總督陸軍南洋各地軍務。(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