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萬步說……華夏自古以來就是官本位!
這個官本位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帝國高層看來,工業部的錢是帝國的錢,李氏製鐵的錢也是帝國的錢……這錢現在放在誰手裡其實沒什麼區彆,等要用的時候都能拿過來……
嗯,這也是羅誌學的心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你連命都是我的,你的錢是不是我的重要嗎?
而且羅誌學又不花錢,他可以很自豪的說,自打穿越過來十幾年,他身上就沒帶過錢……更沒花過錢。
所以羅誌學要你的錢乾嘛,整個帝國都是他的……
人家看你,就跟你看自家動物園裡的猴子一樣,你會眼紅自己養的猴子手裡多了一跟香蕉嗎?
當然了,這些帝國高層那一小撮人,準確的說是羅誌學以及那幾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參務大臣們的心態!
但凡地位差一些,哪怕是個協辦大臣,都很難體會到這種心態。
所以很多事情你咋一看很不合理,但是你站在不同的高度,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時候,那麼就會發現又理所當然!
就連李氏製鐵公司都是有些驚訝帝國高層會這麼快批準他們的收購桉,不過驚訝歸驚訝,但是得到了同意收購的回複後,他們迅速展開了行動。
要收購蕪湖機床公司的核心業務,這可是需要花不少錢的……因為人家工業部的目標很明確,一方麵是填補拖欠的財務銀行巨額貸款……這筆貸款如果出現了問題,財務銀行安廬省分行恐怕要暴跳如雷,一大堆人也要跟著倒黴。
另外一方麵則是要恢複生產維持行業發展。
處理貸款壞賬以及維持整個行業發展,這是工業部方麵主要顧忌的原因。
他們可以讓蕪湖機床公司破產,但是不希望看見一家國內第二大機床企業徹底完蛋,從而導致整個機床行業完蛋,他們也想要引入外部投資者,重新激活這一大堆的機床業務,給機床行業帶來新的競爭力,進而持續發展整個機床行業。
工業部的這些訴求,最後歸根到底到了李氏製鐵這邊,就隻剩下一個問題:錢!
有錢好說話,這些事都不是事。
沒錢……那麼就搞不起來。
李氏製鐵公司迅速和破產重組委員會的人進行了相關的談判,然後對交易細節進行逐一談判。
最終,雙方達成了談判協議,蕪湖機床公司把核心業務以及其他業務拆分,李氏製鐵公司以直接四十三萬楚元現金,收購了蕪湖機床公司的核心業務,包括三大生產基地,一個研究所,兩個大型實驗室以及其他相應資產,同時承擔了核心業務大約二十萬楚元的銀行貸款、供應商貨款等債務,這樣算下來,其實總出資就達到了六十三萬楚元。
這對於當代的工業界而言,雖然不是最大的,但也算是大手筆的收購了,而且收購對象還那麼特殊。
工業部那邊把核心資產甩賣了後,基本上就填平了六十萬多楚元的大坑,然後再把其他亂七八糟的資產一一變賣,最終這麼一拆分出售後,發現本來資不抵債的蕪湖機床公司,最終把貸款全部甩出去了不說,還剩下了好幾萬楚元……
用工業部大老的話來說就是:總算還剩下了個點銀渣子……
其他業務方麵不用去說,且說蕪湖機床公司的核心機床業務被李氏製鐵接管後,曆史製鐵公司把這些核心業務重組為李氏機床公司。
緊接著進行了全方麵的整頓,人家李氏製鐵公司能夠成為國內第一大民營企業,靠的可不僅僅是有錢,還有他們的高效管理。
要不然,他們怎麼可能支撐起來一家資產數百萬楚元的龐大綜合性集團企業。
重組後,李氏機床公司的員工規模,比蕪湖機床公司時代裡縮水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而這些工人也不用擔心失業……國內大楚帝國的工業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工人,尤其是有技術或者有經驗的工人還是比較容易找工作的。
蕪湖機床公司破產重組之前,其實很多人都已經跳槽了……
裁員的同時,李氏製鐵公司再一次祭出了他們慣用的大殺招:砸錢挖人!
裁員,裁的是普通工人以及行政人員還有那些半吊子的研發人員。
挖人,挖到是研發人員!
作為一家立足於造船、製鐵的典型重工業企業,再加上之前的一係列成功經驗,讓李氏製鐵管理層對技術非常的重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