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重騎兵都擁有比較明確的作戰方式,那就是列陣衝鋒!
以高頭大馬,身披厚甲,冒著敵人的箭支,列陣衝上去和敵人廝殺,或者用來對抗敵人的輕騎兵部隊等等。
列陣衝鋒,是他們的唯一作戰方式。
而且列陣衝擊能力極為強悍,對方如果沒有完善的槍炮火力,根本就不可能阻擋這樣的重騎兵衝擊。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yeuyuedu】
從後世的軍事角度而言,騎兵的盔甲覆蓋麵積是越來越小的,但是楚軍的騎兵盔甲發展則是反反複複。
早些年玩傳統的全身甲,然後是半身甲,再到後來比較激進的無甲輕騎兵以及胸甲重騎兵。
但是玩了幾年後,現在又開始搞回半身甲。
這種明顯是倒退了。
但是,軍事發展有時候並不是看自己如何的,而是要看對手的……如果對手清一色槍炮,楚軍早就把盔甲扔了。
但問題是對手他們沒有大量的槍炮,還在大規模使用弓箭刀劍長矛這些冷兵器啊。
對付這些冷兵器,盔甲依舊能夠給士兵們帶來優越的防護能力。
具體到了第二騎兵軍這邊,第二騎兵軍裡下屬的多個主力騎兵裡,有一個半身甲重兵,兩個胸甲重騎兵,剩下的則是攜帶了輕量化胸甲的驃騎兵。
這些騎兵們到了戰場上穿不穿盔甲,還得看情況……看對麵的準格爾騎兵裝備的是弓箭為主還是火槍為主。
\但是不管如何,把盔甲先帶上總是沒錯的。
第二騎兵軍在六月份率先發動,全軍接近兩萬人攜帶了六萬多匹戰馬或役用馬。
還拉著好幾十門的騎兵火炮以及數量眾多的四輪、雙輪輜重馬車,浩浩蕩蕩的從漠南蒙古西部一路西進。
這人、馬加起來八萬多在草原上行動,這聲勢可大了去,對麵的準格爾人哪怕都是瞎子,也能聽見草原上的大量馬匹奔騰的馬蹄聲。
幾乎第一時間裡,對麵的準格爾人就已經得到了消息,並且快速把消息往後方傳遞。
臨近前線,一邊放牧一邊監視對麵的楚軍,作為準格爾第一道防線的幾個小部落,第一時間就撒開了腳丫子往後跑。
這些都是被派到前線來的小部落而已,哪怕老幼婦孺加起來也就那麼幾千人,還沒對麵的楚軍騎兵兵力多呢……
他們的職責就是監視,發現楚軍進攻後第一時間通報,並不是說真的要在前線阻擋楚軍進攻。
沿途的幾個準格爾方麵的小部落望風而逃,第二騎兵軍也沒有派兵追上去,而是不緊不慢的西進,甚至還稍微散開,擴大了覆蓋麵。
這是為了進一步驅逐,擠壓準格爾的戰略空間,逼迫敵人主力出現並和己方交戰。
所以,前期的第二騎兵軍的行動,並不是和敵人交戰為主,而是擺開陣勢對沿途的敵人部落進行驅逐,擠壓他們的戰略空間,迫使他們交戰。
\至於和敵軍的大規模作戰,短時間內大概率打不起來,樂觀估計的話,恐怕要等到楚軍深入準格爾腹地之後,對麵的主力才會出現,然後在時機恰當的時候才會發動進攻或攔截。
在廣闊的草原上作戰就是這樣,沒有什麼必守之地,戰略要地,甚至都沒有後方這種說法。
敵人如果不願意你和打,一直躲著你,其實你也沒轍……
所以,楚軍的方式就是逐步壓迫,通過兵力優勢占據更多的地盤,然後把敵人有生力量逼迫到某一片區域後,讓他們不得不應戰!
\u001逐步壓縮空間,找到敵人的主力擊潰之,這是楚軍高層針對廣闊的草原地區作戰所執行的策略。
當然了,說是這麼說,但是具體做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還是那句話,草原那麼大,楚軍第二騎兵軍兩萬人散開,也控製不了多大的區域,而且對方又都是遊牧民族,把帳篷一手,牛羊馬匹一趕分分鐘就能走人。
以至於第二騎兵軍出動半個月了,竟然連任何敵人都沒遇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