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曆史:黃河成功改道_老子就是要當皇帝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曆史:黃河成功改道

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曆史:黃河成功改道(1 / 2)

交通部想要搞長途鐵路,搞方便快捷成本低的地麵長途運輸,可惜的是因為修建鐵路的成本太高,而是用馬拉車輛的運輸成本也會非常高……

那些礦老板們有錢,而且也有著硬性的需求,同時礦區鐵路一般也不長,頂多幾公裡十幾二十公裡而已,所以才會投錢搞鐵路。

但是交通部想要搞的鐵路,卻是連接兩個城市之間的長途鐵路,動不動就好幾百公裡的,這投資可就大了去……

而且采用馬車運輸的話,這維持成本也會非常龐大,到時候估計本錢都收不回來。

這也是讓交通部那邊遲遲下不了決心修長途鐵路的緣故。

一大堆錢砸錢去搞出來成本死貴的鐵路來,彆說做出政績升官了,不被朝堂眾官噴死就不錯了。

然而蒸汽機的出現,讓交通部的官員們看到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那就是使用蒸汽機取代騾馬作為車輛的動力。

如此降低成本,說不準還能提升速度,並進行長途運輸。

蒸汽機車輛加熟鐵鐵軌,這才是交通部的官員們想要看到的解決方案!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現在的蒸汽機還太拉跨不能作為車輛動力使用!

所以交通部也給皇家理工學院蒸汽機研究所投錢進去支持他們研發,就想著早一天能夠得到能夠用於交通運輸的蒸汽機。

也就是皇家理工學院蒸汽機研究所,最近一年所展開的最新,也是最重要的研究項目:高壓蒸汽機。

皇家理工學院蒸汽機研究所,自從數年前完成了可實用化的蒸汽機後,沒有說直接馬放南山,而是繼續蒸汽機的研究。

他們還想要研究出來動力更大,能耗更低的蒸汽機來呢。

而這年頭想要加大動力,也沒啥太好的辦法。

最簡單便捷的辦法就是搞大型蒸汽機,這個大型不管是搞多個氣缸一起做功也好,擴大單氣缸容積也好都是屬於差不多的概念,而這條路子其實不用蒸汽機研究所去搞,三大蒸汽機廠商自己就開始搞了,尤其是天津機械公司的大型蒸汽機就搞的很不錯,其大型蒸汽機裡的單氣缸容積是最大的,同時也是敢搞最多個氣缸的廠商。

其大型蒸汽機的功率,都已經能夠做到三百多匹馬力了,隻不過這種大型蒸汽機的體積和重量都是太大了,這種玩意都要拆分成零部件,然後到了安裝地點後再進行組裝,組裝完成後體積非常龐大。

同時價格也是極為的昂貴,動不動就是好幾萬楚元一台。

目前也就隻有一些特殊的行業才能用上。

但是蒸汽機研究所走的路子並不是單純的提高蒸汽機的體積,而是想要通過提升蒸汽機氣缸的氣壓來提升動力。

提升氣壓,高溫高壓的蒸汽自然也就具備了更大的動能,繼而能夠推動活塞做更大的功。

並且通過提升氣壓的方式,同樣的氣缸容積下,能夠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提升蒸汽機的動力。

這一點已經在之前的一些極限蒸汽機試驗裡得到了證明。

他們采用的現有材料和技術,對原有的蒸汽機進行加壓測試,發現蒸汽壓力提升到零點四兆帕左右的時候,動力輸出足足提升了十多倍之多。

測試用的原型機,采用標準零點一兆帕的時候,輸出功率不過十多匹,但是提升到零點四兆帕的時候,其動力輸出就直接飆升到了一百多匹。

這也是促使蒸汽機研究所,這兩年持續不斷的把主要研究力量都放在了高壓蒸汽機的研究上的緣故。

也是廣州機械公司那邊早幾年就立項高壓蒸汽機,並和蒸汽機研究所進行戰略合作的緣故。

同樣也是海軍和交通部都直接撥款,讚助蒸汽機研究所進行高壓蒸汽機的緣故。

高壓蒸汽機的前景實在是太美妙了!

但是高壓蒸汽機雖然前景非常好,但是技術難度對於目前的大楚帝國而言卻是非常高。

前幾次的進行測試的時候,原型機基本都撐不住多久,少的時候幾十秒,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是堅持十幾二十分鐘而已,然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高壓蒸汽泄露,甚至爆缸等等。

而這些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材料以及加工工藝問題。

你材料不行,加工工藝不行,做出來的氣缸和蒸汽管道就承受不了這麼高的蒸汽壓力,出現各種各樣的破裂問題。

\然而又是那句話……材料和加工工藝一向來都是天坑,大楚帝國過去二十年裡無數人力物力砸進去,但是也隻摸到了材料學的邊而已,想要搞出來更多更好的可實用新型材料來,那難度可大了去。

\所以如今的蒸汽機研究所,重心也不是搞什麼設計之類的,高壓蒸汽機有啥好設計的,直接套用原來的設計,然後加大蒸汽壓力就完事了,頂多就是修修改改而已,但是基本原理什麼的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那麼蒸汽機研究所如今的研究重點是什麼?

材料以及加工工藝……

這實際上也是蒸汽機研究所過去十幾年來一直乾的事,之前研發低壓蒸汽機的時候,他們就是挨個解決各零部件上的材料問題。

但是這些新型材料外頭也沒有啊,隻能是重頭開始搞。



最新小说: 千秋之改 穿書反派的逆襲 S級治愈力惡雌!全星際瘋狂覬覦 總裁重生複仇從零開始 七零:我在東北靠種菜帶飛全家 月老實習生今天又在寫bug 逆時瞳 陳勝大澤鄉傳奇 紅樓:榮國府姨娘致富日常 一村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