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中上層們對來自北方的皮毛非常的喜愛,願意為此花費昂貴的價格……這也促使了不少職業的皮毛獵人,不斷的往北進軍,一邊自行獵取皮毛,另外一邊也是通過和當地的一些蠻夷土著進行交易換取皮毛……
當地的人口少,而越是往北走人口也就越少。
等過來黑龍江之後繼續往北走,其內陸腹地已經很難看見純粹的農業移民,並建立起來的大型城市了。
大楚帝國在黑龍江以北地區的存在,主要是以中、小型的駐軍堡壘、皮毛貿易據點而存在的。
而有意思的是,這些黑龍江以北的據點,基本都是從俄羅斯人手中搶過來的。
大楚帝國基本上不會直接跑過去搞什麼殖民據點,但是卻是派遣兵力對廣闊的北方冰原地區進行巡邏,當發現了俄羅斯人的殖民據點後就會進行打擊。
乾掉俄羅斯人後,這些俄羅斯人建立起來的殖民據點,往往也就作為楚軍的駐兵堡壘,並進行一定的軍事屯墾,然後又會吸引一些要錢不要命的皮毛商人的到來,駐軍以及皮毛商人,又逐步吸引其他類型的商人以及其他的一些冒險者什麼的。
最終,會逐步形成一個不大,以駐軍起步,皮毛貿易為主,屯墾為輔的據點。
這些據點少則兩三百人,多不過千餘人,一般都是建立在沿海或者河流沿海,和內陸的交通往來主要依靠夏季時期的航運。
至於陸地交通……除非特殊情況,比如說緊急軍事上的需求,不然的話是沒人會傻乎乎的在北極冰原上走地麵的。
那可是動不動就幾百公裡,沿途荒無人煙的路程,夏天都還好一些,如果是秋冬時分就彆指望能動彈分毫了。
這地方的冬天,你直接室外尿尿的話,這尿還沒有落地就能直接化成冰花!
極端的嚴寒,漫長的距離,這些都極大的阻礙了帝國向北擴展。
而這些問題,短時間內也沒什麼辦法解決,而帝國也沒這個需求去解決,至少幾十年內沒這個需求。
帝國對北方地區,尤其是黑龍江以北地區的核心策略就是先把俄羅斯人趕跑,把這些地盤先劃拉到自己的碗裡,至於什麼時候真的吃下去……以後再說。
所以,帝國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花費大量的人力物資,非要跑到天寒地凍的北極地區去搞什麼開發。
就現在這樣,搞個堡壘據點駐紮一些兵力,然後弄點皮毛什麼的就挺好的。
羅誌學想要開發的並不是黑龍江以北地區,而是黑龍江以南地區。
準確的來說是東北地區的三大平原,包括三江平原、鬆嫩平原、遼河平原,帝國之前十幾年來主要開發的就是遼河平原以及部分鬆嫩平原。
現在,羅誌學想要加大力度,進一步開發東北地區的這三大平原,讓東北地區徹底從傳統意義上的哭喊之地,轉變為魚米之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