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族方麵的應對,其實大楚帝國方麵不是太在乎的……積極調集兵力迎戰又如何,真正打起來也是分分鐘的事。
要知道大楚帝國已經往高麗半島的東海省釜山港裡持續集結兵力,也不多,隻是準備新調過來兩個師而已。
這兩個師是作為對扶桑事務的戰略預備隊使用的,如果有需要的話,這兩個師隨時都能夠跨過對馬海峽殺到九州島上來。
到時候大楚帝國陸軍彙集三個步兵師,總兵力超過五萬人,以楚軍的超過扶桑軍幾個時代的武器裝備以及綜合作戰素質,橫掃扶桑列島都是輕輕鬆鬆的。
德川家族方麵提前把兵力集中起來,到時候打起來還方便,直接來幾場大規模會戰基本就完事了,還省的到處找敵人去打。
因為楚軍的武器裝備以及戰術特性,其實更加擅長的是大規模作戰,尤其是正麵作戰。
如果敵人分散開來和他們玩各種小規模的伏擊,其實楚軍更加頭痛。
彆說楚軍了,這是任何一支強軍都比較頭痛的事,因為你空有強大的戰鬥力,但是卻找不到敵人……敵人跟你玩東躲西藏,然後有機會就打一打冷槍放一放冷箭。
敵暗我明的情況下,這些零星的小規模襲擊其實對楚軍所造成的傷亡,會比正麵作戰還要更大一些。
所以,德川家族方麵的調兵迎戰,大楚帝國方麵是不憂反喜,樂見其成的。
因此當德川家族方麵調兵準備迎戰的時候,楚軍也是自己乾著自己的事,並沒有著急著直接殺傷九州島陸地,而是在平戶島上進行一些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修繕並加強扶桑人留下來的岸防炮台,然後把攜帶過來的一些海軍退役二手中大口徑的艦炮給安裝上去。
同時修築港口設施,以便後續的大艦隊的停泊以及補給。
然後還要修築大批的軍營,因為後續還會有更多的士兵抵達平戶島並駐紮,尤其是第四十五師的大批士兵已經在路上了,不用多久他們就會抵達此地。
這營地總需要提前準備好不是。
行政方便,他們開始征召島嶼上的扶桑青壯健婦們為自己修築各類防禦工事,建築等等,並把諸多無關人員強行驅逐。
按照大楚帝國高層的規劃,他們是準備把平戶島當成進軍整個扶桑列島的前哨站,調班,駐軍以及後勤的大本營。
因此平戶島非常重要,甚至比對馬島還要更重要一些。
\至於德川家族派過來詢問情況的使者,藩務司扶桑辦事處的那些官員們喝完茶,看完戲後,直接來了個倒打一耙,說德川家族指示宗氏,鬆浦家對大楚帝國進行大規模的走私行為,並且走私了眾多的違禁品,比如大楚帝國方麵嚴禁出口的燧發槍,榴彈以及其他一些戰略物資。
要求德川家族立即嚴懲凶手,並向大楚帝國賠禮道歉,天皇去天皇稱號並對帝國稱臣,獻上天皇嫡女、德川嫡女和親。
每年納貢三百萬楚元。
並且一次性賠款三千萬楚元,以賠付帝國在之前的走私裡所受到的巨大損失以及補償這一次出兵的耗費。
扶桑單方麵開放全境口岸,準許大楚帝國商人可以自由的前往任何一個地方進行貿易,采礦,築路等任何商貿行為,並準許帝國在有必要之地區設立租借地供帝國臣民生活居住經商所用,並可以自由派遣不限量武裝人員駐紮以保護帝國臣民。
為了保護帝國臣民,帝**方有權力自由通行扶桑列島的任何一處地方,哪怕是天皇的後宮。
為了保護雙方貿易之自由,杜絕扶桑方便的海關人員破壞兩國貿易,扶桑方麵的海關機構應當由帝國督辦並具體負責,關稅稅率由兩國協商確定,並且任何貨物的關稅都不得超過百分之五。
扶桑方麵任何和外國進行宣戰,戰爭,和談,簽訂條約等行為,都必須接受帝國的指導意見,無帝國之準許,不得擅自和第三方國家進行外交活動。
扶桑江戶幕府的財政,軍事等權利機構,接受帝國派遣的監管人員進行指導和監管。
這些一係列……甚至比當初大楚帝國開給柬埔寨,暹羅,緬甸,亞齊王國等幾個國家的條件還要更加的苛刻。
德川家族腦子就算是集體壞掉了,恐怕都不會答應這種條件。
真要答應了,那可彆亡國了還要更慘一些。
實際上德川家族也不可能答應,甚至連商談都是不可能進行商談了。
這種條件沒有任何的誠意,所以德川家族方麵隻能是硬著頭皮繼續調集兵力準備迎戰了。
很快,先是五萬兵力雲集長崎,而且還有更多的兵力從其他方向,尤其是本州島方向趕過來。
這年頭扶桑人有將近兩千萬人口,而且平均壽命非常低,這意味著他們如果不顧民眾死活的話,其實幕府和大名們是能夠征召出來幾十萬大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