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東洋貿易公司還向海軍方麵支付了一筆不菲的軍費呢!
其實東洋貿易公司自身的武裝商船戰鬥力也不算差,不過和真正的專業戰艦對比起來還是差了些,和西班牙人的那些大噸位戰艦比起來力有不逮,所以才會以租用的名義請海軍出手。
海軍方麵為此抽調了兩艘三等戰列艦,三艘二等巡洋艦,十二艘護衛艦組成了一支美洲艦隊,以租用的名義配合東洋貿易公司在美洲裡駐防並活動。
不過這種海軍的租用名義也好,陸軍的所謂退役名義也好,實際上都隻是個名義而已,屬於掩耳盜鈴的那種,也沒幾個人會真把他們當成民間武裝力量。
這可都是正兒八經的正規軍!
————
這支龐大的正規軍搭載著船隻一路向東,\u001隨後抵達了扶桑平戶這個大楚帝國在扶桑地區的直轄領地。
在這裡他們進行了充分的補給和休整後,繼續一路沿著扶桑海域向東航行抵達江戶海域,在這裡他們進行了最後的一次大規模的補給。
隨後這支龐大的艦隊開始一路向東,趁著洋流和季風走北太平洋航線前往北美洲。
沿途也會經過眾多的島嶼,這些島嶼有一些被東洋貿易公司開辟為補給點,不過大多數都是荒無人煙的荒島而已,對此東洋貿易公司一般都是直接派人下去豎上一塊大楚帝國某某領地的石碑,先行宣稱主權。
龐大的艦隊一路東行,所遇上的麻煩自然是不在少數,畢竟他們的船隻除了少數軍艦搭載了輔助用的蒸汽機外,其他的都是純風帆船隻。
純風帆船隻的航行,受到了洋流以及風向的較大影響,因此航行起來也是比較困難,所需要的時間比較多,風險也大。
饒是這一條北太平洋航線對於東洋貿易公司來說已經算是比較成熟的航線了,開辟多年,並且也走了不少次,沿途更是建立了若乾補給點,整體風險算是可控。
但是純風帆時代的遠洋航行還是非常危險的,這一百多艘船最終抵達北美洲的時候,恐怕要少好幾艘。
東洋貿易公司最近這些年,往來北美洲的船隻,其事故率整體在百分之六左右,也就是說,一百艘船出海,最終會有六艘在途中失蹤或沉沒。
這種情況在當代也不可避免,想要進一步降低遠洋航線的風險,隻能是等待遠洋蒸汽輪船成熟並大規模使用了。
因為蒸汽機輪船不用顧忌風向或洋流,\這並不是說可以讓他們跑得更快之類的,而是說可以提規避危險海域,危險氣候,進而確保航行安全。
比如讓風帆船隻望之色變的大洋深處的一些無風帶,尤其是太平洋無風帶,印度洋無風帶,這些無風帶風帆船隻進去後大概率就是死翹翹的命。
但是蒸汽機輪船卻是不用顧忌這些,可以直接闖過去。
而蒸汽輪船所帶來的這種航線安全優勢,也是被大楚帝國用來進行航線探索上!
就在東洋貿易公司的龐大船隊一路向東的時候,大楚帝國海軍的一支小規模探索船隊則是巴達維亞城一路向東。
這是一支由三艘船隻所組成的小艦隊,包括一艘搭載了蒸汽機的玉林級護衛艦,海豐號,不過這艘海豐號被拆下了部分火炮和彈藥,隻保留了兩門自衛火炮以及少量彈藥,騰出了大量的空餘噸位以搭載煤炭和澹水以及食物等物資。
同行的還有一艘滿載排水量達到一千六百多噸的綜合補給艦黃河號,一艘滿載一千二百噸的煤炭補給艦泰山號。
這支嫡屬於南洋艦隊的小艦隊,是一支很典型的探索艦隊,就是兩條奶媽帶著一艘蒸汽動力的護衛艦。
等必要時候,比如說進入無風帶的時候,等兩艘奶媽上的補給被補給完畢後,就會被拋棄,然後船員們乘坐蒸汽動力的海豐號保命。
這支海軍的探索艦隊奉命持續探索爪哇島東南區域的大陸,也就是荷蘭人口中的
‘新荷蘭’,即後世人口中的澳大利亞。
在大幾十年前的時候,荷蘭人就已經在爪哇群島東南部發現了這片地方,並對這片大陸進行了初步的探索,不過這片地方實在太過荒涼了,荷蘭人並沒有在這片地方上進行殖民活動。
大楚帝國控製了爪哇島以及周邊海域後,同樣也是對南邊的所謂新荷蘭有興趣,畢竟根據那些荷蘭人的說法,這片地方雖然很荒涼,但是麵積卻是非常大,而且荷蘭人的探索隻是局限於部分地區而已,並沒有對這片地區進行完全的探索,以至於這地方到底有多大還不知道。
為此,南洋麵對派出了探索艦隊對這個地方進行全麵的勘測,至少要清楚這地方到底有多大,通往那裡,然後看看是否可以找到適合移民屯墾的地方,當地有沒有大規模土著,是否可以進行貿易等等。
總之,要把基本的情況搞清楚,然後才能夠做出相應的打算。
於是乎,這三艘探索船隻一路向東航行到帝汶島,進行了最後一次補給後,就轉向南下,開始了他們的探索路途。
他們一路向南航行了數百海裡後,終於是看見了荷蘭人口中的大片陸地,他們找了個適合的地方進行了初步的登陸勘測,不過得出了和荷蘭人一樣的結論,這破地方太荒蕪了,根本就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移民屯墾。
\不過此地距離爪哇島東部稍微近一些,倒是可以找一個勉強可以屯墾的沿海地方建立一個小港口,作為後續的探索前進基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