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號巡洋艦上,彭誌行海軍少將站在指揮艦橋上。
此時他腳下的戰艦正在蒸汽機的推動下,以及旁邊兩艘蒸汽機拖船的推動下緩緩離港。
此時香港海軍基地裡彙集了數百艘各種海軍的軍艦,如此眾多的戰艦彙集在港灣裡,導致了這個本來寬大無比的海軍基地港灣擁擠無比,沒有蒸汽機動力以及拖輪的輔助下,隻依靠風帆動力就想要進出港口就會變得非常的麻煩。
方便進出港口,這也是早期機帆船裡蒸汽機動力的一大作用。
釜山號巡洋艦上搭載的乃是廣州機械公司生產的一台大型立式雙氣缸蒸汽機組,最大功率可以達到一千五百匹的馬力,采用單軸推進,其蒸汽機組的功率雖然比隔壁四千多噸的一等戰列艦蘇州號上的兩千多匹的馬力差一些。
但是要論每噸馬力數,卻是遠遠超過了一等戰列艦蘇州號。
再加上巡洋艦所特有的大長寬比,飛箭式船首等設計,讓釜山號巡洋艦能夠在純蒸汽機動力下就達到比較可觀的航速。
如果是機帆並用的話,航速甚至還能夠進一步提高。
單輪航速的話,釜山號巡洋艦以及其三艘半姐妹艦,乃是當今大楚帝國海軍裡航速最快的戰艦。
之前進行海試的時候,在順風順水,機帆並用的情況下,最大航速可以達到十八節。
當然了,這個最大航速沒什麼實際價值,因為戰艦日常航行的時候,很少能夠獲得順風順水的情況,更加不可能把蒸汽機飆到最大功率。
甚至日常航行的時候,大楚帝國海軍的戰艦們基本都不會開蒸汽機,隻依靠風帆進行航行,以節省燃煤……
航行過程中,戰艦上的蒸汽機一般隻會在趕路或者爆發戰鬥的時候才會使用,用來加大戰艦的航速,避免風向的影響。
如果在普通航行的過程裡直接開蒸汽機,那麼不用多久燃煤就會被耗光……沒有了燃煤那麼蒸汽機組可就成為擺設了。
彭誌行海軍少將,看著自己屬下的多艘戰艦逐漸離開港口,進入到預定航線後,當即下令各艦升起主帆,利用此時海麵上的威風進行緩慢航行,又航行了一段距離後,他直接下令關閉蒸汽機,以節省燃煤。
這個時候,釜山號巡洋艦已經離開海軍基地有一段距離了,而他的附近還有三艘排水量差不多的半姐妹艦,也就是豐州級巡洋艦的其他三艘,豐州號、營口號、登州號。
而在四艘豐州級巡洋艦的左右,還有兩個編隊一共八艘的護衛艦,嫡屬於這支先遣艦隊。
這四艘豐州級巡洋艦以及八艘護衛艦,將會組成一個單獨的前鋒艦隊,由彭誌行海軍少將擔任該艦隊指揮官。
編隊裡的八艘護衛艦也是大楚帝國海軍裡最新銳的護衛艦:龍川級護衛艦。
該級艦乃是大楚帝國海軍裡的最新一代大型護衛艦,也是第一種專門為了艦隊遠洋作戰而設計的大型護衛艦。
設計滿載排水量達到了八百六十多噸,搭載蒸汽機組,擁有大麵積的帆裝,機動能力相當不俗。
同時船體設計上,更加注重遠洋的適航性,不僅僅擁有更快的航速,而且人員的居住空間也遠超過以往的小噸位護衛艦,對比以往的五六百噸的護衛艦,更加適合遠洋作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huanyuanapp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了,受限於船體噸位以及為了更高的航速,這種護衛艦的橫搖依舊比較差,在海上遇上惡劣天氣,有風浪的情況下比較顛簸……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小噸位船隻在大海上都這樣。
同時該艦的火力相對於其八百多噸的噸位而言也不算高,隻配屬了二十八門的艦炮,不過艦炮口徑都比較大,配屬的是清一色的一百三十毫米艦炮。
主要是這種護衛艦在艦隊裡的戰術定位,並不是和敵人的主力艦交戰,而是用於偵查、通訊、救援等各種輔助任務。
說白了就是個打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