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情況的還有暫編第二混成團的主力,就是近衛軍第二步兵團,這一次過來的也隻有兩個營。
此外還有一個近衛軍第七步兵團的一個步兵營,這個營乾脆就是不滿編,隻四個哨。
而楚軍裡的一個步兵營,滿編是五個線列步兵哨,一個擲彈兵哨再加上一個輜重隊,這樣的一個營足足有一千人出頭。
大概個十**世紀裡一個很多歐美國家的一個步兵團兵力差不多,而且還得是大步兵團編製,不是英軍那種隻有五六百人的殖民地小團編製。
隨著近衛軍第二騎兵團的五百多名騎兵們登陸後,楚軍在岸上也算是擁有了快速機動兵力以及偵查兵力,不用擔心一出灘頭,就看見密密麻麻的敵人就在前方了……
雖然這種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但是多少還得防備著不是。
所以,近衛軍的騎兵們開始被派遣出去進行偵查,外圍警戒。
而後方的登陸行動還在繼續著,現在登陸的隻要是一些不那麼緊要的輜重以及重炮第三營的重炮了。
於此同時,已經登陸集結完畢的近衛軍暫編第二混成團也開始了行動,他們在騎兵部隊的掩護支援下,以登陸灘頭為中心進行擴展,而主力部隊自然是朝著科倫坡城而去。
楚軍登陸的地點乃是科倫坡城北部,避開了科倫坡城防體係裡的西北角突出部炮台。
葡萄牙人以及荷蘭人時代的科倫坡城,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沿海城市,其西北部有一個向大海突出的小半島,這個小半島和東北部區域的錫蘭島本島的海岸線,一同構成了一個類似半圓的區域,這片區域也就是科倫坡港灣。
之前荷蘭人的艦隊就是從這個小港灣裡衝出來,試圖破壞位於北部區域的楚軍登陸行動,不過被大楚帝國海軍第三特遣艦隊第31分艦隊所攔截。
不過因為西北角突出半島的炮台的威脅,第31分艦隊也不可能冒險讓艦隊進入港灣進行作戰,而且也沒這個必要……隻要陸地上的城市,尤其是幾座炮台被被楚軍地麵部隊所攻占,那麼港灣裡的荷蘭人艦隊同樣會迎來覆滅的結局。
海軍沒有必要冒險衝進港灣裡進行作戰。
因此第31分艦隊現在的任務很簡單,把港口給堵死,同時攔截可能存在的荷蘭增援艦隊,剩下的就可以看戲了!
而登陸的地麵戰鬥部隊裡,其核心也就是近衛軍第二混成團跨過了兩公裡多的距離後,抵達了科倫坡城北麵城牆外後,在炮兵較射氣球的引導下,當即用所攜帶的二十多門野戰火炮進行了炮擊作戰。
這種程度的匆促炮擊,自然不是為了掩護步兵直接攻城,純粹是為了進行火力試探,試探對麵荷蘭人的反擊火力如何。
同時也是為了在敵軍進行火炮反擊的時候,對暴露出來的敵軍火力點進行點名時打擊。
於是乎,二十多門11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或野戰炮以及八門150毫米輕型榴彈炮的炮彈,就陸續落在了科倫坡的北麵城牆上。
有著炮彈因為打的不夠精準,有些直接落在了城牆外部,還有一些乾脆飛過了城牆落入了城區。
硝煙開始彌漫在科倫坡城裡。
次日,重炮第三營的十多門重炮抵達,也開始加入了炮擊,因為是身管火炮,加上科倫坡城是屬於非常典型的西方式城池,大部分牆體都不夠厚,不像是東方式城牆一樣,動不動就**米厚……
因此這些加農炮發射實心炮彈的時候,對這些薄弱城牆的殺傷力也相當可觀,一天炮擊下來甚至都摧毀了好幾處科倫坡北城牆的幾個突出城牆。
這還不算,重炮第三營玩了一天的實心炮彈後,第二天開始換用高爆榴彈,對著過去兩天裡通過炮兵氣球觀察所發現的城內部分重要建築目標開始視距外間接炮擊。
這些130毫米乃至150毫米的要塞加農炮,雖然還是滑膛炮,但是最大射程可是非常遠的,打個兩三千米是輕輕鬆鬆的。
當然了,這麼遠的距離下命中率其實也就一般,誤差會比較大。
但是發射榴彈的時候,有些誤差也無所謂了,反正榴彈炮擊講究的是覆蓋炮擊,也沒誰會奢望到炮彈能夠準確命中敵人房屋的窗戶並鑽進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