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荷蘭人說大楚帝國撕毀巴達維亞條約純粹是無稽之談。
總不能說簽署了一次停戰條約後,以後雙方就不能開戰了吧: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
而不宣而戰這一點……必須明確的是,大楚帝國其實是有發布相關的宣戰文書的!
但是這個宣戰文書和後世人所熟悉的宣戰書不太一樣。
後世人認知裡的宣戰書,是通過正式外交渠道,比如大使遞交給對方國家的最後通牒或宣戰文書,戰爭狀態從正式宣戰開始後算起!
但是大楚帝國曆史裡,還從來沒有過正兒八經的給帝國發去什麼宣戰文書這種事
畢竟都準備揍人了,還派外交官冒著被扣留,殺害的風險去向敵對國送去宣戰國書,這種事在大楚帝國的君臣們看來有點傻……傻也就算了,還費外交官。
因此往往是大軍殺過去後,看情況是否遞交一封最後通牒之類的,而這種最後通牒往往也是讓對方全麵投降的那種……
說是宣戰書,更不如說是招降書。
比如打扶桑人的時候,就提前給扶桑人送了一封最後通牒,比如之前打幾個東南亞的土著國家的時候,也會發起最後通牒,之前打巴達維亞的時候也發出過最後通牒。
但是這種最後通牒有點不倫不類,算不上很正式的宣戰國書。
至於之前好幾次打準格爾乃至俄羅斯人的時候,彆說什麼宣戰文書了,雙方連正式的外交聯係都沒有了,都是準備好了就直接開片……誰還管不管什麼宣戰啊。
因此對外是否宣戰的情況下,大楚帝國其實沒什麼經驗,頂多就是發出去過幾封最後通牒,這種最後通牒往往也是兵臨城下,殺到敵人城池下才會發。
但是,在對內上,大楚帝國卻是會通過大楚邸報刊發比較正式的討伐文書,這些討伐文書都是給自己人的,隻要是美化自己的出兵動機,並暢享美好的未來,讓民眾支持軍方的對外擴張。
具體到科倫坡戰役裡,大楚帝國在七月份的時候,國內就已經通過大楚邸報發布了相關消息,向民眾通告軍方將會在印度洋區域裡掀起大規模的作戰雲雲。
至於這些通告荷蘭人有沒有看到,這就和楚國人無關了。
此外兵臨科倫坡城的時候,楚軍也是給科倫坡城裡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高層送去了一封最後通牒的,要求荷蘭人立即全麵無條件投降雲雲。
所以你荷蘭人說楚國人搞不宣而戰,玩無恥的偷襲,楚國人是不認的。
而且放開了說……大楚帝國的戰爭準備從來都沒有遮遮掩掩,龐大的艦隊從本土出發一路道印度半島。
那可是總數好幾百艘船隻呢的……尤其是第三特遣艦隊過來的時候,整個艦隊規模達到了兩百多艘船隻!
這麼大一支艦隊就在海麵上,也沒有隱瞞過,但凡是跑印度洋航線的船隻基本都能知道楚國人要打仗。
後續第31分艦隊南下錫蘭島的時候,也是近百艘船隻大搖大擺的直接南下,可從來沒有玩過什麼偷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