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七百四十一章稱霸海洋的開端對於哪門巨大的兩百毫米前裝線膛加農炮,羅誌學其實關注的並不多,也就是好奇看了看,問了問,但是連裝備計劃都懶得問……因為不用問也知道,這玩意就是海軍搞出來的試驗武器,根本就沒打算裝備。
因為這玩意太過沉重而且人力裝填會非常的麻煩。
這可不是滑膛炮,而是前裝線膛炮。
滑膛炮使用的是圓球形炮彈,炮彈的體積有限,彈重也就有限。
然而線膛炮使用的是圓柱形炮彈,體積大了好多倍,這彈重也就多了不少,這也就導致了兩百毫米的圓柱形炮彈,光靠士兵人力搬運的話會非常的困難,更彆說保持長期搬運裝填進行戰鬥了。
想要用這種火炮,你還得給它配套一個搬運炮彈以及最後裝填的機械機構才行。
最後,這種火炮其實也是嚴重的火力過剩……
放眼全球,沒有什麼國家的戰艦值得楚軍動用這種兩百毫米的加農炮……就算需要攻城,那也可以使用同口徑的兩百毫米短管榴彈炮啊,根本用不著這麼長身管的艦載加農炮,沒那必要!
還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東西不用問都知道很貴。
太貴的武器,楚軍一向來都不喜歡!
在大楚帝國裡,軍方是否裝備一種新武器或其他裝備,除了要看性能外,還要看成本以及實際需求。
簡單來說就是要看性價比。
並不是說什麼先進就裝備什麼,也不是什麼便宜就裝備什麼,而是要從中選擇一種比較適中的武器裝備。
此外還要看這種武器是否有比較大的實際使用價值,這個實際使用價值嘛,主要是看對手……根據敵人的情況來裝備武器。
最典型的就是盔甲了,如果按照後世的觀念,大楚帝國陸軍都是清一色的線列步兵以及炮兵還有騎兵部隊了,這種排隊槍斃時代的軍隊,除了騎兵會配屬胸甲外,其他的兵種都不會穿戴盔甲的。
但是大楚帝國陸軍依舊大規模配屬盔甲,尤其是線列步兵們依舊大量配屬輕型半身甲。
為什麼?
因為後世的線列步兵們所需要麵對的敵人是同時代的敵人,他們的敵人也是線列步兵為主,而盔甲除非做成比較厚,但是麵積比較小的胸甲形狀,不然的話基本擋不住火槍!
換句話說,在線列時代裡,步兵的盔甲基本沒卵用,還會增加步兵的負重影響機動性,更會增加成本……這是線列時代的步兵們拋棄盔甲的重要理由。
而騎兵們之所以繼續保留胸甲,那是因為騎兵作戰的時候,經常會和敵人的騎兵作戰,而騎兵們還普遍配屬冷兵器,騎槍這種武器的應用曆史非常漫長,原時空裡哪怕是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都還有騎兵把騎槍作為主武器,並獲得巨大的戰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