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靠四萬騎兵,想要收拾十幾二十萬的哈薩克騎兵,說實話有些難度,哪怕楚軍的騎兵部隊裝備好,戰鬥力強也有難度。
所以大楚帝國方麵過去多年裡,對哈薩克方麵進行了大規模的滲透乃至策反,最終才讓哈薩克內部動蕩了起來。
這動蕩起來後的哈薩克汗國,那麼就好打了。
這也是為什麼楚軍殺入哈薩克汗國境內後,當地土著抵抗這麼軟弱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分散了……根本無法統一起來對抗楚軍。
而那些幾千人,頂多幾萬人的單獨某一個部落可不是楚軍的對手。
更彆說很多部落因為內部的仇恨和間隙,同樣也是為了自保等緣故,在戰爭一開始就主動投降,然後站在了楚軍這一邊,直接掉過頭來打其他的哈薩克部落。
整體場景,和當年大楚帝國征服漠南蒙古非常的類似。
如此也就造成了現在的局麵,大楚帝國陸軍第一集團軍的兩個騎兵軍殺入了哈薩克草原後,一路並沒有遭到太大的抵抗,甚至有不少哈薩克部落主動投靠了大楚帝國,成為了楚軍的新打手。
承順二十八年五月,楚軍第二騎兵軍兩萬多騎以及一路上投奔過來的幾支哈薩克部落所派遣的一萬多騎兵兵臨突厥斯坦城下。
城內的哈薩克人恐慌無比!
五月十三日,楚軍針對此城發動了進攻,不過這一次的進攻都是第二騎兵軍在外圍獨占以及提供火炮支援,進攻的主力還是那些投奔過來的哈薩克人。
這不是楚軍偷懶故意送附庸軍去送死,而是楚軍用來攻城的主力部隊,也就是第二步兵師以及一個獨立炮兵團都還在路上呢。
而楚軍第二騎兵軍的將領們,可沒想過靠著自己隨軍攜帶的那點六十五毫米野戰炮和九十毫米野戰炮去強行攻城。
沒那必要!
等十天半個月步炮部隊抵達後再攻城也不遲,至於現在的進攻,隻是試探性進攻而已,在步兵和炮兵抵達之前,先把城內的虛實給摸清楚,然後等步兵和炮兵抵達後,爭取一戰而下。
但是出乎楚軍將領預料的是,不知道是投奔過來的哈薩克人戰鬥力太凶猛,還是城內守軍戰鬥力太渣。
這一攻城竟然還真是把突厥斯坦城給拿了下來。
說實話,這讓楚軍的將領們很不習慣……因為在他們看來,攻城嘛,那必須是非常嚴肅的,己方少說也要拉上百來門火炮,其中至少還得有十幾二十門的大口徑火炮。
這樣攻城的時候,才有充足的火力支援,打起來才像話!
然而這些哈薩克人呢,隻在己方提供了二十多門騎兵炮的火力支援下,竟然就拿下了城池!
而且戰術戰法也是看起來古老的很……進攻一方的哈薩克人竟然還是用身披盔甲的步兵,扛著長梯發起衝鋒,後方還有一票人用弓箭提供支援,最終依靠肉搏戰殺上城頭,經過了一番血戰後才占據了城頭。
說實話,這種以重甲步兵為核心玩城頭近身廝殺的攻城方式,楚軍已經至少二十年都沒有玩過了,更不會想到都啥年代了,竟然還會有人這麼玩攻城,以至於很多楚軍將領觀戰的時候都看愣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