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七百七十一章東北發展承順二十九年八月十二日,河北省永平府山海關。
龐大的禦用專列車隊在這裡停留並進行煤炭和淡水的補給,趁著這個時間羅誌學也下車逛了逛山海關這個天下名關。
感受感受天下名關的宏偉!
這地方自古便是交通戰略要地,在隋朝時期就修築了榆關,不過真正要成為天下名關,還是要等到明初時期為了抗擊東北以及塞外等地的異族開始修建明長城。
而明長城的最東端一直到了海邊,明王朝有感於古榆關地理位置不行,因此東移六十裡修築了新的關隘,即為山海關。
從這個時候開始,山海關就成為了連接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咽喉必經之地,同時又因為明王朝遷都幽州之後,山海關就成為了明王朝京師地區的東大門,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
當然,在明王朝中前期的時候,明王朝對北平行都司地區以及東北地區都處於攻勢,山海關嚴格來說處於腹地,戰略地位看似重要,但實際上並沒有經曆什麼戰火。
等到了明王朝中期以後,北平行都司的地盤逐漸丟失,朵顏三衛也從明王朝的盟友變成了敵人之後,山海關的戰略地位就進一步加強了。
而等到東擄人崛起的明朝晚期,山海關的重要性就得到了空前的地步……嗯,山海關真正成為天下第一名關,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
也就是說,當威脅來自東北的時候,這地方才顯得如此重要!
而漫長的華夏曆史裡,威脅來自東北地區的時期,也就隻有明朝晚期,其他時候這地方的戰略地位其實也就那樣。
怎麼說呢,有需要才重要。
當不需要的時候也就是一個名勝古跡,常規的屯兵之所而已。
就和現在的大楚帝國裡一樣,山海關說重要也重要,但其實也不那麼重要,至少楚軍都沒在這裡駐防大量的兵力。
平常時期隻有一個常備乙等師的步兵團以及炮兵營駐紮在這裡,還是不滿編的那種,加起來也不過三四千人。
楚軍在華北地區裡駐防重兵的地方是天津和幽州兩城,其他什麼邊關城市其實駐防的兵力都不多。
而在東北地區裡駐紮重兵的城市則是遼東新省城沈陽。
這些都是因為華北以及東北,乃至漠南地區都已經不是邊關了,而是屬於正兒八經的腹地……
在這種腹地地區裡,雖然一些重要關卡會駐紮一些兵力,但是更多的隻是為了有備無患,更多的兵力其實都是駐紮在大城市,交通樞紐。
如大楚帝國在整個中原地區裡就在昔日名不經傳的徐州以及鄭州裡部署重兵。
為什麼?
不為啥,就因為這兩地方都是鐵路樞紐,徐州順帶還是河運樞紐。
通過鐵路以及河運,在徐州部署的兵力可以方便且快速的運輸到數百甚至上千公裡之外。
楚軍在華北地區把大量兵力部署在天津,也是因為這地方是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