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客運可不是這樣,越快抵達目的地越好。
舒適就更不用說了,誰也喜歡擠在小艙室裡,還不能洗澡,連吃飯都麻煩的旅途啊!
尤其是一些坐船往來各地的商旅人士,人家兜裡也不是沒錢,你讓他們和那些兜裡沒幾個大子的官方移民一樣,如同豬羊一樣被集中運輸到海外各地,人家可受不了。
因此對航行途中的舒適性要求也比較高。
而航行舒適性也是需要成本的……更大的居住空間就需要更大的船隻體積,更多的噸位。
更好的飲食就需要儲備更多的澹水以及新鮮食物。
還有一定的娛樂休閒空間什麼的。
安全、快速、舒適這三大需求,導致了各大航運公司都開始投資建設噸位更大的客運船隻。
最終導致了出現了江南航運公司的這種萬噸客輪:江南號!
今天,就是江南航運公司的人員過來視察這艘萬噸巨輪的建造情況,這艘船隻關乎到他們公司未來在遠洋航運市場裡的戰略布局,因此他們非常關注,不僅僅派遣了人員常駐鬆江海軍造船廠,其公司高層三天兩頭也跑過來看一看建造進度。
“按照現在的進度,預計再有三個月就能夠完成船體建造並進行舾裝了,一切順利的話,明年的春天就能夠完成所有建造工作並進行海試,時間抓緊一些,明年的六月份我們就能夠把這艘巨艦投入商業運營!”
說話的是是眾人中間的一個中年男子,江南航運公司會辦程同星。
雖然他也是有著官身,但是卻沒有穿著和很多官員那樣的寬大儒服官服,反而穿著一身輕便的新式翻領工作服。
有點類似傳統的裋褐,但是又有極大的不同。
傳統的裋褐在以往的時候基本都是窮苦勞動人民的著裝,樣式為上衣下褲,上衣為右衿交領,窄袖,下擺也不長,隻過腰覆臀,再以腰帶紮緊。
和後世很多人影響力的寬大飄逸的漢服有巨大的差異!
除了經濟方麵的因素外,這是因為勞動人民要乾活的……寬大飄逸的衣服可沒辦法乾活。
實際上古代底層老百姓穿的裋褐,和同時代軍人所穿的軍服也差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同一種的款式。
大楚帝國裡也不例外,大楚帝國早年的軍服樣式,早期延續於明王朝時期的軍服,都是右衿上衣加下褲,隻不過更加修身而已,上衣的下擺更短。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裡,楚軍裡的軍服,在整體樣式上其實和明軍的軍服都差不多,和普通老百姓所穿的裋褐也差不多。
但是後來則是有所變化。
比如軍官的冬裝外套,一開始就是長款翻領右衿雙排扣樣式。
後來又從長款雙排扣樣式的外套裡發展出來了中款翻領右衿單排扣外套,作為常服使用。
最終逐漸演變到了普通士兵的軍服身上,繼而實現了全軍的軍服翻領排扣化,以更方便實用作戰。
這和民間的穿著風格有著極大的差彆。
比如大楚帝國近衛軍的軍服,基調以深藍色為主,秋冬款樣式以修身棉襖褲子,上衣為圓領對襟單排扣裡衣,外套則是翻領對襟單排扣棉襖短款外套,日常戴黑色硬頂布帽,穿膠底厚棉鞋。
此外他們還有禮服款式,禮服以呢料為主,配發呢料修身長褲,翻領右衿雙排扣中款呢料外套,長筒皮鞋,黑色硬頂小帽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