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七百九十六章東非開戰:登陸莫桑比克島楚國人在東非地區裡增兵,一批一批的船隊陸續抵達彭巴港,這種情況自然瞞不住葡萄牙人。
實際上楚國人也沒打算瞞著葡萄牙人。
楚國在東非地區的一係列增兵運輸物資的行動都是明擺著的,就是要打你葡萄牙人的殖民地。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其實也是一種軍事威脅,怕是葡萄牙人主動放棄,再不濟也要讓當地的普通葡萄牙人滾蛋,動搖葡萄牙人守軍的士氣軍心。
識相點的趕緊滾蛋,還能保住小命,否則大軍殺過去全都死啦死啦地!
如此情況下,不少普通葡萄牙人已經開始撤離東非了,以躲避即將到來的戰火。
同時葡萄牙人也沒有坐以待斃,他們一方麵加強東非地區的防衛力量,一邊試圖和楚國人進行交涉,甚至表示願意讓出部分東非地區的利益。
但是葡萄牙人的交涉沒啥卵用,楚國在非洲地區的政策一向來都是簡單而明確的,那就是要控製住非洲的沿海各地區,把歐洲殖民者趕走,進而控製住整個環印度洋區域。
大楚帝國要把印度洋,變成自家的內海。
如此情況下,自然不允許有任何的歐洲殖民者停留在非洲海岸地區搞什麼殖民了。
這是和楚國人搶錢呢。
大楚帝國非洲巡撫衙門都已經製定好了在非洲地區的下一步經濟擴張計劃了,準備在非洲地區裡的各沿海殖民地為依托,對非洲地區展開大規模的經濟殖民,把當地當成工業產品傾銷地,同時也作為部分原料的供應地,如黃金,農產品等。
不過受限於當地的惡劣自然環境,楚國並不打算在這些地方進行大規模的移民屯墾。
要說移民屯墾,楚國目前更傾向於在距離更近的南洋地區,還有美洲地區以及部分印度地區裡進行移民屯墾。
至於非洲地區的話,暫時沒啥興趣,因此在當地的擴張政策以控製港口航線,推行商貿,經濟掠奪為主。
如此情況下,楚國人自然也不允許其他歐洲殖民者在這一地區裡和楚國人爭奪市場。
承順三十一年秋十月,完成了各項軍事準備的楚軍也正式開始了行動,並且一上來就是直接進攻葡萄牙人在東非地區裡最重要的地盤:莫桑比克島。
此地乃是葡萄牙人在東非地區裡最早建立的殖民地,也是目前葡萄牙人在東非地區裡的行政、軍事、商貿中心。
拿下此地,基本上和拿下大半個東非也沒啥區彆了。
為了奪取莫桑比克島,大楚帝國海軍重新編成的非洲艦隊出動了大半主力,包括一艘四千多噸的戰列艦太原號,兩艘滿載三千多噸的舊式戰列艦蓋州號、膠州號。
除了這三艘主力戰列艦外,還有五艘巡洋艦,十三艘護衛艦。
上述一共二十一艘戰艦,都是最近十年陸續服役的鐵肋木殼船,沒有一艘純木製戰艦。
同時也都是在建造的時候就安裝了蒸汽機,屬於機帆動力。
在火力配置上,也都裝備了前裝線膛火炮。
自從在印度戰役裡,海軍發現前裝線膛炮威力大,射程遠,精度高之後,就掀起了大規模裝備前裝線膛炮的浪潮。
不僅僅新裝備服役的戰艦采取了前裝線膛炮,很多之前服役的老舊戰艦也都進行了前裝線膛炮的改裝工作,尤其是一些前往海外服役的戰艦,因為隨時麵臨著威脅,戰鬥任務比較緊張,因此都優先換裝了前裝線膛炮。
不過很多老舊船體改動起來比較麻煩,所以大部分雖然換裝了前裝線膛炮,但是依舊使用的船旁列炮的方式,射界有比較大的限製。
同時因為前裝線膛炮的成本比較高,產量目前也不算太多,導致海軍也不可能短短幾年內就把所有數以百計戰艦上的滑膛火炮都進行更換。
因此隻能是優先換裝一些比較新式,同時剛好在國內駐防,維護,大修的船隻,換裝的時候也不是說全部換裝,而是換裝一部分艦炮。
換裝後再派遣到海外執行作戰任務。
因此你也可以看見很多老舊戰艦裡,它既有傳統的前裝滑膛炮,同時也有新式的前裝線膛炮,新舊火炮都有。
這被抽調到非洲海域,編入非洲艦隊裡作戰的戰艦,因為預期作戰的緣故,基本上抽調過來的都是一些比較新銳,換裝了前裝線膛炮的戰艦。
這些戰艦看似隻有二十一艘,但是實際戰鬥能力卻是大幅度超過以往的戰艦。
並且還能夠利用前裝線膛炮所帶來的龐大火力,遠射程,為地麵部隊提供更強悍,也更精確的火力支援。
在非洲艦隊的掩護下,大批的機帆動力的運輸艦滿載著士兵以及大批武器彈藥,還有糧食甚至澹水等各種普通後勤物資離開彭巴港,朝著不遠處的莫桑比克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