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八百一十一章西班牙人的抗議在北美地區或在南非地區修建鐵路,其目的是簡單而純粹的,要麼是為了開采並獲得更多戰略性的資源,比如南非地區的馬普托鐵路,純粹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黃金,幫助帝國更好的施行間接金本位的貨幣製度,維持整體經濟的健康運轉。
要麼是為了擴張並控製更多的地區而服務,如北美洲地區擬定的北美東西大鐵路,該鐵路的前期目標是為了更好的開發附近的金山穀地地區,開采當地的金礦,開發更多的耕地。
後續則是會繼續往北美洲內陸延伸,讓大楚帝國的移民步伐涉足內陸地區,一直到密西西比河,最終甚至前往北美洲東海岸。
而這兩個目的,其實最終也都可以歸納為謀圖獲得更多的海外資源,以補充本土的龐大工業消耗,同時提升本土的糧食供給水平。
雖然大楚帝國已經完成了初步工業化,但是整體的人均糧食產量還是不咋地的,畢竟農業生產的技術還是不咋地,化肥工業沒有搞起來,同時優良的糧種的研究進度也不咋地。
這也導致了,目前大楚帝國的單畝糧食產量雖然比傳統農業社會裡高,但是也高的有限,帝國本土解決糧食問題,更多的還是開著利用工業的力量,開墾更多的耕地,並對現有的一些普通土地進行改造,利用水利設施把普通的下,中等田變成上等田。
通過這些方式來提高糧食的總產量。
然而糧食總產量雖然增加了,但是帝國本土成平日久,三十年的和平以及高速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增長,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樣也帶來了龐大的人口。
人們在和平穩定,並且能夠看見希望的時候,會有更加強烈的結婚成家,生兒育女的意願;反之,如果戰火不斷,生活困苦,生活看不到希望的話,人們就會降低結婚成家,生兒育女的意願。
這一點不僅僅是在後世各個現代國家裡得到體現,其實在封建古代王朝裡也會有所體現。
曆朝曆代在建國數十年後出現的所謂盛世,基本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
而在大楚帝國裡也同樣如此,甚至這種情況出現的更加明顯。
如今大楚帝國裡,一對夫妻生育兩三個孩子是非常普遍的,不少還會生四五個甚至更多的孩子。
儘管受限於醫療水平的限製,孕產婦死亡率高,孩子的夭折率也很高,但是彙總下來,人口出生率依舊非常恐怖。
承順三十年,民政部主持的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裡,大楚帝國人口總數已經達到了四億六千萬人,這還不包括承順三十年後出生的一大波嬰兒!
對比立國初期的一億多人口,直接翻了三倍……
這可是很恐怖的數字!
而且其中絕大部分人口都是孩子以及年輕人。
立國初期出生的第一批嬰兒潮,他們現在普遍在二十多歲,已經成長為帝國的勞動力中堅。
而最近幾年裡,第一批嬰兒潮的年輕人陸續成婚生育,由此也帶來了第二波規模更龐大的嬰兒潮!
這意味著最近三年以及未來幾年裡,將會有數以億計的新生人口!
這都導致了大楚帝國國內的糧食壓力一直都非常大,老早的時候就做到了人均三百公斤的水平,但是在過去的十幾年高速發展當中,也就隻增加了五六十公斤而已。
承順三十三年裡,根據農林部的初步統計,人均糧食預計能夠達到三百六十五公斤,整體水平和去年持平。
而實際上,今年的糧食產量還會再增加不少,但架不住大量的新生人口啊!
這人一多,就拉低了人均糧食水平。
如此也就距離當年羅誌學提出的人均糧食四百公斤的目標,還有相當遙遠的一段距離。
彆看三百六十五公斤水平,距離四百公斤隻有三十五公斤而已!
然而想要跨過去,達到這個目標是非常困難的。
尤其是在農業耕種水平還比較低下,單畝糧食產量有限的情況,同時人口又大幅度增加的時候,想要迅速提高人均糧食水平,這難度比平推全球要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