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八百一十八章不滿的軍官們近衛軍的暫編第三混成旅,在近衛軍艦隊的護送下南下,先是途徑廣東香港海軍進行了一番補給,隨即直奔南洋先抵達順化省金蘭灣海軍基地。
在這裡進行熱帶雨林地區的適應性訓練,同時等待後續一係列的物資補給等抵達,也要等待其他友軍部隊的調動。
畢竟這一次的戰爭,陸軍方麵才是主力,近衛軍嘛……人家就是來搶功勞的。
陸軍那邊的調動其實還要更簡單一些,甚至都不用進行適應性訓練,畢竟陸軍這一次調動的兵力都是本來就麵向南洋地區的兵力,常年訓練的科目都是熱帶雨林地區的作戰。
不管是雲南方向的第八師還是馬六甲地區的第十四師,他們也都是標準的熱帶型山地師,其武器裝備以輕量化為主。
尤其是他們的火炮,基本沒有配屬沉重的平原型野戰炮,而是配屬輕量化的野戰炮和榴彈炮。
就連滑膛火槍,也是兩廣武器公司生產的熱帶型二十三年式擊發槍,這種火槍對比標準火槍,槍管要更短,同時槍管的耐腐蝕性能更好,廣泛裝備海軍陸戰隊,東南亞以及印度、非洲等地的駐軍。
倒是美洲那邊的海外駐軍,使用的是和本土地區一樣的標準版火帽擊發槍。
平常的訓練以及裝備,都是為了南洋地區而準備的這兩個甲等師,根本不需要進行什麼適應性訓練,也不需要另外補充裝備,甚至連詳細的作戰計劃都不需要重頭製定,因為他們本身就有一係列的預定作戰計劃。
因此這兩個甲等師直接一道命令下去,立即就能開始行動。
駐防順化的第三十七師因為是乙等常備師,這種師在和平時期i隻保持主要框架和戰鬥人員,以及部分戰備狀態的兵力,如果要全師大規模行動的話,則是需要補充足夠的輔助人員,主要是後勤人員以及騾馬等等。
不過武器裝備以及彈藥等儲備也是很充足的,隻需要調來幾千人的輔助人員以及幾千匹後勤用騾馬,基本上就能夠直接從常備狀態轉為戰備狀態。
大楚帝國的乙等師和甲等師,其實在編製上完全一致,戰術戰法以及裝備也都是一樣,裡頭的差距主要是輔助人員以及騾馬。
換句話說的話,甲等師是隨時都能齊裝滿員的出動,而乙等師的話隻能立即出動大約一個混成團的兵力,通過緊急補充輔助人員的話,才能夠出動全師兵力。
但是這隻局限於機動作戰,而是在當地的防守作戰,不需要長途機動的話,實際影響不大。
第三十七師的動員也不會很麻煩,為了快速出動,同時避免太大的負麵情況,比如說讓戰爭的影響波及到民間,因此陸軍對第三十七師的動員,甚至都沒有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動員。
而是就近抽調了順化省以及升龍省的部分丙等師守備部隊人員,以現役兵力進行補充。
總不能因為打兩個土著國家,就進行局部動員開始征召退伍兵員,或者是緊急征召新兵吧,這樣影響太大了。
陸軍方麵的準備很迅速,準備妥當並敲定了進攻日期,也通知了近衛軍以及海軍。
按照一係列的作戰計劃,陸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需要等近衛軍的兵力登陸進駐曼穀、海軍陸戰團的兵力登陸並進駐達貢,確保這兩個在敵境腹地裡的殖民地安全,並牽製敵人一定兵力後,再由陸軍從邊境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因此整體的軍事行動,嚴格上來說是由近衛軍和海軍先發動的。
十二月二十六日,春節前夕的寒冬時分,近衛軍第三暫編旅在近衛軍艦隊的護送下離開金蘭灣,開始前往曼穀。
同時海軍的艦隊也護送著他們第七海軍陸戰團前往達貢。
經過數天的航行後,承順三十四年大年初二,已經船上度過了春節的近衛軍將士們抵達曼穀並登陸。
楚軍在曼穀的大規模登陸增兵,因此了暹羅王國的警惕!
儘管曼穀地區已經被割讓給了大楚帝國,大楚帝國完全可以合法合理的在曼穀地區駐紮兵力。
但是往常的時候,楚國在這地方也就隻駐防千把人而已,人數少的時候甚至隻有幾百人。
如今一下子來了四五千人,並且其中還有不少的戰艦抵達,暹羅王國那邊自然是為此擔憂無比。
他們一邊試圖和楚國人接觸,詢問並試探楚國人此舉的目的,另外一邊也是加強了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