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一大堆正處於研發或實驗狀態的各種後裝線膛槍械,火炮。
同時不僅僅有為軍方研發的各種製式裝備,還有為警界研發的一些後裝線膛槍械,比如警用手槍,警用後裝線膛步槍等。
光是各種軍用的後裝槍支就有二十幾種……包括騎兵用、步兵用,還有一些短槍管版本的步槍等等,名氣最大,正在服役的十八、十九兩型步槍,也隻是其中之二而已。
畢竟在後裝線膛步槍上,五大武器公司一直都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研發的,河北武器公司以及湖廣武器公司隻不過是研發進度比較順利,最早研發成功並獲得軍方的訂單而已。
這可不是說未來的製式步槍就隻能從這兩款步槍裡去選。
同時後裝線膛槍械,除了普通的步槍外,其實還有其他諸多種類,比口徑更大,為了近距離作戰使用霰彈槍。
霰彈槍在近距離,尤其是室內,戰壕等複雜地形裡作戰的時候特彆好用,霰彈槍雖然從來都沒有成為楚軍裡的製式大規模裝備,但是不少承擔突擊作戰任務的擲彈兵部隊卻是會少量裝備。
同時警界則是霰彈槍的一大用戶,對於那些巡警們而言,執法的時候拿著一杆大噴子,可比什麼步槍強多了。
這種大噴子在近距離的時候,一槍打過去,能撂倒一片,抓捕罪犯,尤其是要進入室內抓捕罪犯的時候,這玩意比手槍和普通步槍好使。
因此哪怕是在前裝滑膛槍時代裡,大楚帝國裡的巡警們就開始裝備霰彈槍這麼個玩意了……實際上也都是傳統十八毫米口徑的前裝滑膛槍改裝的,普遍槍管更短,發射專門的霰彈。
不追求射程和精度,隻追求在近距離內的麵殺傷能力!
除了各種各樣的後裝線膛步槍外,還有眾多樣式的後裝線膛火炮,光是來參選的七十五毫米各型火炮項目,就足足有八種之多,每一家公司都至少拿出來了一個型號的七十五號毫米火炮參選。
這好幾十種後裝槍械以及後裝火炮,羅誌學自然是不可能挨個看完成的試射流程。
畢竟軍方的常規試射,那可是動不動就要連續打出數百甚至上千發子彈的,整個測試流程會持續好多天,並會嘗試在各種不同環境下進行實彈測試,比如沾染泥漿,沙子後進行實彈測試,比如經曆低溫或高溫情況下進行測試。
武器這東西,你總不能指望都能在良好環境下使用。
實戰中,其實武器的使用環境,相當多時候都是非常糟糕的……比如在北方西伯利亞地區的駐軍,他們在一年裡,有好幾個月時間都處於嚴寒狀態,當地氣溫動不動就是零下幾十度。
在這種環境下,槍炮必須依舊能夠使用。
總不能說處於零下二三十度的時候,槍炮就不能用了不是。
再比如在熱帶雨林地區駐防的軍隊,他們一年裡大半時間都處於悶熱潮濕的狀態,如果是沿海地區話,武器還受到沿海高鹽分的考驗,在這種環境下如何確保武器不被腐蝕,確保武器在泥漿潮濕甚至下雨天氣裡依舊能夠使用就非常重要了。
多種多樣的環節要求,也是使得了楚軍哪怕是使用同一型號的槍炮,但實際上不同地區的部隊所使用的裝備,具體型號都是不一樣的。
南洋熱帶地區裝備的步槍和北方冰原地區裝備的步槍,哪怕都是同一型號,但是楚軍通常也會細分為北方版、熱帶版,具體材料和工藝都有所區彆,側重不同溫度下的性能。
當然,這也是因為楚國的基礎工業不過關,無法生產出來一種能夠所有環境下都能夠發揮出色的槍械。
因為諸多環節都需要一一測試,而羅誌學顯然不可能都去看,因此這一次的禦前展覽,羅誌學隻來一天,並且隻看其中少數幾種的代表性武器的試射。
就連這些代表武器的試射,實際上也隻是表麵上的實彈測試,當場打點實彈意思意思……而真正的實彈測試,還需要在後麵慢慢進行,持續時間往往會比較漫長。
八月二十六日,羅誌學抵達了金陵城郊外的近衛軍訓練場,帶著一大票的官員以及將領們參觀諸多武器。
其中就有就是已經闖出了不小名聲,並且已經成為近衛軍製式步槍,陸軍也小規模裝備的十八型步槍,該款步槍由河北武器公司旗下的天津兵工廠研發並生產。
乃是非常典型的一款後裝線膛步槍,采用通用的旋轉後拉槍機,單發裝填,口徑為十一毫米,采用的中心發火突緣銅殼子彈。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特征所涉及到的專利,並不是河北武器公司自家所有,而是五大武器公司都有的通用專利,因為大楚帝國早期的槍械研究,包括早期的後裝線膛步槍,金屬子彈的研究都是屬於大楚帝國槍械研究所。
後來該研究所被撤銷後,該所所持有的專利都各自授權給了五大武器公司一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