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八百二十四章最大的資本家:羅誌學先進的後裝線膛步槍以及後裝線膛火炮大批量裝備駐緬甸的地麵部隊後,讓楚軍在當地爆發出來了更強大的戰鬥力。
這進一步減少了楚軍在當地進行清剿作戰時的傷亡,也加速了楚軍在當地進行武裝清剿的進度。
這些最終彙集起來,也就形成了非常良好的結果,那就是大楚帝國在緬甸地區的移民大開發行動進展更為順利。
前往當地的大批量新移民們,並沒有遭到太多來自當地土著的威脅,進而能夠順利並且安全的在當地落戶定居,隨即耕種土地,開采各種資源。
後裝線膛武器在緬甸地區的大規模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後,在隔壁的暹羅地區裡的陸軍也是開始大規模裝備後裝線膛武器了。
實際上,在暹羅地區本身就有部分楚軍裝備使用後裝線膛武器,如近衛軍暫編第三混成旅,陸軍第十四師的一個混成營,但是其他部隊就沒有了。
但是吧,暹羅地區並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武裝抵抗,後續也沒有出現有組織的大規模抵抗,因此戰鬥烈度非常低,基本不用正規軍出手。
同時這年頭後裝線膛武器還是比較稀缺的,暹羅地區的當地抵抗也不算強烈,陸軍那邊自然是緊著緬甸地區。
一直到緬甸地區那邊的主力部隊陸續裝備了後裝線膛武器,沒那麼大的壓力後,陸軍才開始給暹羅地區的諸軍陸續配發升級裝備後裝線膛武器,以便讓當地的駐軍更好的執行後續的清剿驅逐作戰任務。
在暹羅地區配發了更多的後裝線膛槍炮後,這清剿驅逐任務的進度也加快了不少。
軍方很樂觀的估計,緬甸以及暹羅地區原本需要四到五年才能夠完成的清剿驅逐任務,有望在兩年內完成。
而這,都是後裝線膛槍炮所體現出來的巨大威力。
這一係列的結果反饋到本土金陵城後,羅誌學特地召開了禦前軍事會議,聽取了眾多將領們對後裝線膛武器的實際使用情況以及後續的裝備、研發情況。
會議中,陸軍方麵表示,鑒於後裝線膛武器以及新戰術在南洋半島地區的良好表現,陸軍將會率先在部分重點地區,重點部隊裡換裝後裝線膛槍炮。
同時展開全麵的後裝線膛槍炮的使用戰術,尤其是步兵的散兵戰術以及步炮協同戰術等。
力爭在三年內完成重點地區、重點部隊的全麵換裝。
重點地區,自然是指有戰爭爆發,同時遭到一定困難的區域,如南洋半島裡的緬甸、暹羅地區。
重點部隊自然是甲等師了。
等這些重點區域,重點部隊完成換裝後,就會輪到乙等常備師,到最後則是丙等守備師。
陸軍方麵預計在五年內完成基本換裝,七年內完成全麵換裝。
彆覺得七年很慢,實際上已經挺快的了,畢竟陸軍方麵的兵力多達一百五十多萬人……可不是隻有那點甲等師才是陸軍……數量龐大的乙等師和丙等師那也是正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