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大楚帝國的燧發槍出口規模還是挺大的,最近十年來,僅僅是奧斯曼帝國就從大楚帝國裡先後采購了大約二十萬支各式燧發槍。
西班牙以及英格蘭人也是帝國燧發槍的大擁躉,西班牙人在承順三十一年的時候一次性就采購了十五萬支十三年式燧發槍。
英格蘭人最近四五年也采購了將近十萬支。
彆說這些國家了,就算是和楚國人之前一直打仗的荷蘭人以及葡萄牙人,其實他們也大量采購了楚國楚國的燧發槍……
楚國在海外進行擴張的時候,經常會遇上拿著楚國武器的土著……但是軍方也好,國內高層也好對此都沒啥意見。
畢竟打仗歸打仗,生意歸生意……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出口的僅僅是燧發槍,連擊發槍目前都沒有出口呢,國內的軍隊,乃至民兵的武器裝備在性能上都領先了出口武器好幾代呢。
說白了就是,出口武器對楚國自身造成不了什麼實際性的威脅,既然如此,這錢能賺還是要賺的。
而且打仗的時候,經常會繳獲一些楚國賣出去的燧發槍或火繩槍,這些戰利品軍方一轉手,就會通過武器貿易公司的渠道又賣給那些土著……購買這些戰利品的客戶,興許還是被楚軍剛擊敗的土著呢。
畢竟就地銷售節約運輸成本嘛!
隨著楚國正式大規模裝備後裝線膛步槍,同時也是因為那些土著們已經逐漸普及火繩槍,歐洲地區更是已經開始普及燧發槍後。
未來十三年式燧發槍也將會取代低端燧發槍和火繩槍,成為楚國最主要的出口武器。
當然,低端燧發槍甚至火繩槍,還是會繼續賣的。
其他地方不好說,但是在美洲、非洲。印度地區火繩槍就挺好賣的。
畢竟並不是所有的土著地區,都會和歐洲地區一樣勉強進入了文明時期,開始大規模使用燧發槍了。
很多地方的土著,原來還處於冷兵器時代呢,楚國人的火繩槍對於他們而言,就已經是劃時代的產品了。
大楚帝國的武器貿易公司,一向來都是抱著韭菜能割多幾茬就割多幾茬,能賣冷兵器絕對不賣火繩槍,能賣火繩槍絕對不賣燧發槍的……一般隻有當地的武器裝備提升到一定水準。
嗯,這個武器裝備水平,特指的是當地土著自造武器的能力!
歐洲人能夠自造燧發槍,雖然他們自造的燧發槍不咋地,但是楚國人還是大規模向歐洲人出口傾銷燧發槍。
印度人,一些南洋土著之類的,他們能夠自造火繩槍,那麼楚國就對他們出口傾銷火繩槍。
其他一些更落後的土著連火繩槍都搞不出來的……楚國人就賣給他們大刀長矛,讓這些土著們人手一把寶刀寶劍……
所以大楚帝國的武器出口是比較複雜的,各地區的武器貿易公司主要銷售武器的種類也不太一樣。
但是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挺賺錢的。
買大刀長矛賺的錢,可不會比買燧發槍少到哪裡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