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八百三十九章公共馬車站台連續好幾天,孫旭都奔波在眾多工廠之間,前往麵試。
這些工廠有些是在附近的西城工業區裡,所以都還算方便,但是很多工廠並不是在西城工業區內,而是在鬆江的各個地方,有一些甚至更遠都跑到十多公裡外的地方了。
為了參加這些工廠的麵試,孫旭乘坐著公共馬車穿梭在鬆江城的不同地方。
雖然大楚帝國裡的公共馬車公司,都是清一色的官辦企業,哪怕是私人運營的公共馬車,也需要掛靠在官辦公共馬車公司裡接受管理,統一票價,以經儘可能的降低價格了,但是這幾天密集坐車花的錢依舊讓孫旭很心痛。
這公共馬車,在城市內短途的話,往往十文錢就能夠坐一趟,就算遠一些的就需要二三十文了。
這價格,對於現在的孫旭而言並不算便宜!
他兜裡現在一共也就三楚元多點。
大楚帝國貨幣製度裡,規定了一楚元=3.5克純金,此外還有兩種輔幣單位,角、文。
一楚元等於十角等於一千文。
楚元實乃是從前明時期的銀兩單位進化而來,早期實施金本位之前,一楚元實際上就是一兩銀子,標準的三十七克純銀。
楚國早期發行的小銀幣是三點七克重,價值十分之一的一楚元銀幣,也稱之為一角。
發行的銅幣,價格大概和以往的一文相當,大概一楚元相當一千文。
後來金銀比價大幅度波動,銀價暴跌,楚國正式采用金本位製度,規定一楚元為三點五克黃金,不過輔幣的單位依舊得到了保留。
這一連串的變化,最終延續到了現在,就出現了一楚元等於十角等於一千文的貨幣製度。
(貨幣參考十九世紀英國金本位英鎊的話,大概,1楚元≈0.478英鎊≈9.56先令≈114.72便士;一角≈0.956先令≈11.472便士;一文≈0.114便士。
嫌麻煩的話,也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為十文相當於一便士,一角相當於一先令,兩楚元相當於一英鎊,誤差雖大,但是理解更簡單方便,而且也不會產生價格誤差。)
目前而言,鬆江城裡普遍十文錢的車票錢,在當代大楚帝國裡不算貴,當然也不算太便宜……一天短途往返一次的話,大概相當於低收入者收入的五六分之一左右。
一般低收入者也沒辦法天天乘坐公共馬車上下班,天天乘坐公共馬車上下班的,一般是中等收入者。
至於街頭上的那些出租馬車,這玩意價格更貴,鬆江市中心內的三公裡起步價是一角錢,每公裡再加四十文。
普通人日常的時候可坐不起這玩意,也舍不得……通常隻有高等收入者才能把出租馬車當日常出行工具,一些中等收入者偶爾也能坐。
出租馬車一向來都不是什麼廉價公共交通工具,彆說承順三十五年的大楚帝國了,就算二十一世紀裡,也沒幾個普通收入的打工人天天打車上下班不是……
就算是公共馬車,其實普遍也都是中等收入者才能夠經常乘坐,低收入者隻是偶爾乘坐而已。
孫旭因為要密集參加麵試,而且有些工廠的確距離比較遠,所以才需要頻繁乘坐公共馬車,前往不同的工廠參加麵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