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八百五十五章親耕承順三十六年二月初五,仲春亥日。
羅誌學一大早就起來先是簡單處理了積累的一些事務,隨後在一群宮女的伺候下穿起來了繁雜的龍袍、頭戴翼善冠,在宮內廳侍衛處的禦前侍衛的保護下坐上了足足四噸多重禦用四輪馬車。
大楚帝國裡和傳統的王朝不一樣,上層並不喜歡乘橋,而是喜歡乘坐馬車……不僅僅官方上層如此,基層普通官員乃至普通上流社會都一樣。
其實早些年的時候,大楚帝國上下的權貴們還是以乘坐轎子為主,羅誌學自己就有三十六台的龍轎。
隻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國內畜牧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帝國陸續奪取並控製了漠南、漠北以及漠西,還有東北的遼河套等傳統的畜牧業地區,進而讓帝國獲得了足夠多的馬匹。
為了養馬,大楚帝國甚至把高麗半島那邊的整個濟州島都給騰出來,充當軍馬場所用,濟州島裡產出的遼西馬,質量極為上乘,乃是陸軍的主要乘騎戰馬來源。
同時國內大規模的屯墾開荒,定牧地區也大規模的種植各種牧草,這些都為大楚帝國的馬匹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長。
而馬匹越來越多,其應用領域自然而然的會在傳統的軍事以及貨物運輸上,,擴展到普通的交通領域以及農用領域。
大楚帝國在北方地區展開大規模的馬耕,尤其是東北地區裡的馬耕,就是在這個時期裡陸續發展並普及的。
同時的傳統上缺少馬匹的南方地區,也開始大量湧入馬匹,同時南方地區培育並繁殖的新西南馬也在西南地區廣泛應用。
而馬匹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最終帶動了馬車數量的迅速發展,尤其是在城市地區裡的馬車數量是越來越多。
而這一點,在火車以及輪船出現後體現了更為明顯,因為采用火車以及輪船運輸後,能夠更方便,更便宜的把北方地區的馬匹運輸到南方地區來。
鬆江城裡的馬匹數量,就是在過去的十幾年裡迅速膨脹起來的……其馬車的增長速度,某種程度上來說和火車以及輪船的發展速度相當。
在高壓蒸汽機大規模應用之前,鬆江城可沒那麼多馬匹……當然了,那個時候也沒這麼多人口,經濟雖然很不錯,但是工廠數量以及工人數量也沒現在這麼多,整體也沒這麼大的交通壓力,不需要這麼多的馬匹。
馬匹數量越來越多,馬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嗯,順帶著官道越修越多,越修越好,同時城市的道路陸續普及煤渣路,碎石路,大城市陸續出現瀝青路,水泥路等等情況。
這些最終導致了一個看似不相關的行業陸續退出曆史的舞台。
這就是轎子行業!
權貴們出行的時候,開始選擇乘坐更舒適,速度也更快,也更體麵的新式四輪馬車,而不是和以往一樣坐著小轎子……
同時這也和帝國上層的引導有關係……比如羅誌學自己,以前很少坐轎子,日常出行,哪怕是禮儀場合裡的時候,羅誌學早年傾向於直接騎馬,以體現自己馬上天子的身份,後來開始乘坐馬車……
而轎子的話,也就最早幾年的時候,坐過幾次禮儀性的三十六台大轎,日常時候他基本不坐轎子,基本都是乘坐馬車……
上有所好,下有所投。
羅誌學自己都不怎麼乘坐轎子,這帝國的官員們誰敢說自己比羅誌學更尊貴,更會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