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八百五十八章時代的幸運兒在人類曆史上,經常會出現因為新技術的出現,而導致生產力出現快速的增加,進而導致行業變革乃至社會變革的事情。
如遠古時期的青銅器出現,並逐漸取代石器,可以說青銅器的出現奠定了封建國家的基礎,讓人類從遠古時期的部落形勢逐漸過渡發展到了封建國家模式。
而後來的鐵器出現並大規模運用,又催動了人類曆史從奴隸時代發展到了封建農業時代。
然後人類就在封建農業時代裡又過了幾千年,一直到大楚帝國掀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新型的紡紗、織布機的出現,直接催動了工業的爆炸式發展,並且這種工業的爆炸式發展,又催動了采礦,冶金,機械製造,化工,造船等一係列行業的發展。
最終諸多行業的需求,又催生了蒸汽機這種生產力增幅利器,讓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展達到了巔峰。
嗯,必須再一次明確:原時空近代英國也好,當代大楚帝國也好,他們的工業革命並不是因蒸汽機的出現而開始的,而是因為更高效率的紡紗機、織布機出現而開始。
蒸汽機是工業革命的產物,並不是說有了蒸汽機後才開啟的工業革命!
這兩者,差彆是巨大的。
放在大楚帝國這裡,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啟的時間節點,是可以追溯到大楚帝國正式成立以前的保鄉軍時代所開啟的一係列機械化生產。
正式標誌,應該是保鄉軍時代所設立的襄陽紡織廠,早期保鄉軍為了能夠以更廉價的方式供應大量軍服、帳篷等軍需紡織品,開始使用襄陽機械廠專門研發生產的新式紡紗機以及織布機。
並在承順元年正式成立了漢天紡織廠,也就是漢天紡織公司的前身後,因為采用新式紡織設備生產大量的布匹,並把這些布匹大量投入到民用市場裡得到爆炸式的增長。
大楚帝國早些年儘管有著各種各樣的工廠,但是真正引起工業化的爆炸式增長,讓各種機械設備的生產應用從軍工業走向社會民生的實際上是紡織業。
並且在後續的二三十年來,紡織業的重要性從未下降過……紡織業在整個工業體係裡,所直接以及間接貢獻的經濟產值長期穩定超過百分之三十。
這是一個相當誇張的數據。
同時紡織行業的每一次變革都會帶來整個工業體係的巨大進步,比如早些年大楚帝國的紡織業裡開始大規模應用水動力生產紡織品,這直接導致了水動力機械行業得到了爆炸式增長,而機械設備又帶動了鋼鐵,化工,礦務以及船運乃至早期的馬車、軌道馬車等發展。
等到承順二十一年後,隨著高壓蒸汽機開始大規模應用,紡織行業陸續采用高壓蒸汽機取代水動力,作為工廠的動力來源。
僅此一項,就讓三大蒸汽機廠商吃的滿嘴油,極大幅度的促進了蒸汽機行業的高速發展……大楚帝國裡的紡織工廠可多了去,他們對高壓蒸汽機的需求可是極其龐大的。
等到了現在,漢天機械公司又率先研發出來了技術更加先進的紡紗機,為紡織行業帶來了新的技術推動力。
儘管新型紡紗機所帶來的技術變革並不算太大,但是其生產的新型棉紗依靠更低的生產成本,更優良的質量依舊給紡織行業帶來了新一輪的技術革新。
這必然會導致整個棉紡行業的巨大變革,而在這場巨大的變革裡,王立清是幸運的……早早的就緊跟了那些大型綜合紡織企業的步伐,提前下了新型棉紗設備的訂單,成功讓安華紡織公司成為了目前國內極少數能夠生產新型棉紗的獨立棉紗廠商,更是成為了鬆江城裡第三家能夠生產新型棉紗的獨立棉紗廠商。
這讓安華紡織公司獲得了極為重要的曆史發展機遇!
幾乎每天都會有人找上門來求購他們的新型棉紗,一開始還是隻有鬆江府當地的紡織企業,很快就有了江北南通地區的紡織企業也找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