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啥戰術可言,戰鬥也談不上激烈。
甚至規模和烈度都不如楚軍自家平時舉行的演習……就跟郊遊一樣,在楚軍自己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呢,就已經把黃金海岸地區裡的一堆亂七八糟的殖民地據點給拿下了,順帶還收獲了一萬多各種亂七八糟的戰俘。
這些戰俘也沒被浪費,直接投入到當地的港口基地建設當中,楚軍打算在這裡搞一個大型的軍事基地,作為南非到歐洲之間的戰略中轉站,畢竟這地方剛好在非洲中部地區,地理位置比較適合。
而軍事基地的建設,自然需要大量的土著建築工人……你總不能讓楚軍的戰鬥部隊搬磚頭修碼頭不是,用現在戰俘就挺好的。
不過隻用戰俘還是不夠,畢竟要修建的各種設施太多,時間也比較緊,這點歐洲戰俘不太夠用,因此楚軍還會按照老規矩,派遣印度第二師到周邊進行掃蕩式作戰,一方麵是清理基地附近的環境,避免有什麼土著隨地大小便汙染環境,另外一方麵也是抓點戰俘回來修營地。
抓戰俘修營地這種事,楚軍在世界各地乾的非常熟練,不管是在印度還是在非洲,又或者是在北美洲嗯,早些年在南洋以及扶桑都是這麼乾的。
這都形成了基本套路。
而印度第二師的印度士兵們,乾起來也很熟練,他們在非洲的主要工作其實就是驅逐海外領地周邊的當地土著,順便抓點戰俘。
儘管後世人對印度人存在各種偏見,但是楚國人,至少楚**方對印度仆從軍還是很滿意的,要求低,老實,也不會反抗,忠誠度也高……非常好用的工具人。
當然,這也和楚軍招募的印度仆從軍,主要是以賤民為主有關係。
印度的賤民,和普通印度人不是一個概念,這些長期被高種姓壓榨的賤民們,一旦被楚軍武裝起來後,對待印度人比楚軍狠多了……
這些印度賤民組成的仆從軍,在印度當地執行任務的時候,動不動就玩三光政策……大楚帝國之前控製了印度南部地區,為了徹底控製當地,並驅逐當地的土著,楚軍調用了三個印度仆從軍師在當地執行驅逐肅清任務!
他們隻用了區區半年時間,就成功的把當地的印度人清理乾淨了……比楚軍自己乾的高效多了。
而一些在印度地區表現優異的仆從軍,就會被調往非洲、西亞等地區服役,領取更高的薪資,其中的佼佼者還會獲得晉升,成為土著軍官,也就是同尉。
而這些調到非洲服役的印度仆從軍,他們對待印度本國人都如此殘酷了,更彆說對待那些非洲人了。
很多時候,雖然楚軍對印度仆從軍的戰鬥力,紀律等問題也很不滿的,但是楚軍一直都在加大印度仆從軍的規模,而是縮編甚至淘汰,就可以看的出來,楚軍高層就是矯情。
而印度仆從軍的成功,也讓楚軍考慮起來了挑選其他國家的土著編組仆從軍的可能性。
隻是很可惜,到目前為止,楚軍找不到其他更適合的土著仆從軍了。
比如扶桑……這本來挺適合的,奈何現在扶桑地區的人口太少……經過三十年的混戰,扶桑人口現在估計也就那麼三百多萬……青壯年根本就沒多少,而且體格太弱,也不是什麼當兵的好材料。
楚國人都琢磨著,把扶桑人剩下的人口打包送到非洲去種田了,自然也就懶得費事從中挑選青壯組建仆從軍呢。
其他東南亞地區的土著,現在其實也沒剩下幾個了……也就幾個島嶼上還有那麼幾個保護區有著少量的南洋群島的土著,其他的早就消失在曆史的長河裡。
而緬甸,暹羅倒是有一些人,但是也不多,並且他們也麵臨著莫臥兒帝國的威脅,自家青壯都不夠用,也沒多少人可以給楚軍當仆從軍。
西亞那邊更不用說,楚軍控製的幾個小殖民地就沒幾個土著,邊上倒是有一個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但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以及波斯帝國目前關係還湊合……
非洲人就更不用說了……楚國人就沒把它們當人看,從頭到尾都沒有說招募非洲人當仆從軍的想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