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鬆號在福山港停靠了半天,補充了一番煤炭和淡水以及新鮮食物後繼續起航。
它進入了北海海域,穿過對馬海峽,順便還在釜山港裡進行了短暫的上下客後繼續往西直接抵達長江入海口,隨後在引導船的引導下進入進入港口,即鬆江府最大的大噸位船隻,即鬆江外港。
這個港口就在吳淞海軍基地的邊上,是深水泊位港口,可以停靠目前大楚帝國裡所有的船隻,包括注冊噸位達到一萬六千多噸的蘇鬆號。
之所以沒有進入鬆江城港口,也就是黃浦江內的港口,主要是因為蘇鬆號的體型太大了……
黃浦江雖然通航條件極佳,這地方的主航道水深可以達到十多米,淺的地方也有九米以上,是可以通航萬噸巨輪的……然而可以通行不意味著就一定要通行。
兩百米長,二十米寬,八點五米吃水的蘇鬆號,比萬噸戰列艦可體型大多了……想要進入黃浦江的話,對船隻控製,導航船隻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一旦偏離主航道就很容易出現問題。
人家太平洋貿易公司好不容易才花費巨資建造了這麼一艘頂級豪華客輪,可不會讓它輕易進入內河冒險。
為了穩妥起見,其停泊的港口選擇了在長江入海口,吳淞海軍基地旁邊的鬆江外港。
船隻緩緩靠岸的時候,不少旅客都出現在甲板上朝著陸地看去,宋二牛也不例外……這還是他多年來第一次返回本土。
多年過去了,說實話他對本土的記憶都已經有些模糊了,唯一依舊有著深刻記憶的就是鬆江城裡數不清的工廠以及醇厚的煤焦味……
再一次看到本土的土地,站在頂層甲板上的宋二牛忍不住睜大了眼睛仔細打量著前方熟悉中已經帶著些許陌生的地方。
前方不遠處可以看見大量的戰艦停泊在沿江的碼頭上,宋二牛並不是什麼資深的軍事專家,對前方的那些軍艦也辨認不出來什麼具體的型號,但是依舊大受震撼……因為那是真的多!
很多碼頭泊位是延伸出到了江麵數十米,前後並排停著好幾艘的軍艦,而這樣的軍艦碼頭在吳淞港海軍基地一帶裡還有很多很多。
停泊的軍艦多以數百噸,千餘噸的船隻為主,其中不少還是內河戰艦,但是也有數千噸的大型軍艦。
不過讓宋二牛可惜的是,他並沒有在這裡看到傳說中的萬噸戰列艦。
宋二牛並不知道的是,大楚帝國海軍雖然早期把吳淞海軍基地當成了最主要的港口,但是隨著海軍規模的持續發展,遠洋艦隊的大噸位深水戰艦增加,吳淞港這個長江入海口的海軍基地就變得不怎麼適合了。
這地方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它地理條件多麼適合成為一個大型的軍事港口,而是因為它卡在長江入海口,乃是保護繁華的江南地區,乃至保護鬆江城以及京城的戰略要地。
早期大楚帝國艦隊規模還不算大,大型噸位的戰艦也不算多的時候,這個地方還勉強湊合著用,但是隨著海軍規模增加就不太夠用了。
因此,大楚帝國海軍進行了詳細的勘測後,最終在浙江象山進行了大規模建設,打造全新的超大型軍港。
其建設規模非常大,施工時間持續長達十幾年,從承順二十年時期開始建設,一邊建設一邊使用,等到承順三十八年的今天。
在外界名聲不顯的象山港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大楚帝國裡最大的海軍基地,這裡也是大楚帝國本土艦隊下屬第一艦隊以及第三艦隊的總司令部所在。
而長江入海口的吳淞海軍基地,雖然依舊是大楚帝國的重要軍事基地,但是已經不再作為遠洋艦隊大型母港基地使用,而是作為本土艦隊第二艦隊,即長江艦隊的司令部所在。
當然了,基於吳淞海軍基地的重要性,實際上本土艦隊的司令部依舊在吳淞海軍基地。
所以如今宋二牛在長江入海口吳淞海軍基地一帶看見的戰艦,都是第二艦隊,即長江艦隊的戰艦,以內河、近海戰艦為主,普遍噸位不大,最大的也不過是幾艘四五千噸的近海戰列艦而已。
想要看到大量的七八千噸甚至上萬噸的新銳戰列艦,那麼隻能去南邊的香山軍港以及更南邊的廣東香港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