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登陸法蘭西也同樣如此,一共湊集了中大型運輸船三十二艘,這三十二艘運輸船裡一部分是海軍的專業運輸艦,包括多艘專業運兵船以及多艘散裝運輸船,還有十幾艘是西洋貿易公司旗下的武裝商船。
隨著歐洲貿易自由計劃的展開,西洋貿易公司也是深度參與其中,主要提供武裝商船協助運輸,登陸,同時公司旗下的數千名武裝雇員則是分散到各地的已占領港口裡執行駐防警戒,肅清任務。
這一次登陸歐洲法蘭西也不例外,西洋貿易公司同樣派遣了十幾艘的武裝商船執行運輸登陸任務。
這一次登陸法蘭西的各類船隻,一共達到了七十多艘,而這還不包括一些隻有更小噸位,比如隻有七八噸、十來噸的一批內河巡邏艇,運輸艇,拖船等。
因為塞納河的存在,楚軍是特地抽調了大批的內河船隻參與作戰行動的,其中不少還是臨時從非洲那邊抽調過來的。
所以塞納河沿岸的法國人就能夠看見了他們這輩子從來沒有見過,甚至都沒有想象過的場景。
從塞納河下遊,駛來了一群沒有風帆,反而是冒著滾滾濃煙的船隻逆流而上!
這一副駭人的場麵,讓沒有見過蒸汽船隻的他們甚至都以為見到了魔鬼……
這支內河船隊,其實對於法國人而言的確和魔鬼也沒啥區彆……他們又不是來郊遊的,而是來打仗的,所以一路沿江而上的他們除了不斷的測量航道水文情況,為後續更多的大型船隻進入塞納河奠定條件外,還會對河道上的法國人的船隻進行扣押乃至擊沉。
同時對河道兩岸的一些法國人的河防軍事目標,頑抗城市進行一定程度的炮擊。
雖然他們這些內河炮艇裝備的艦炮最大的也不過五十五毫米艦炮,而且加起來也才三門,所以摧毀堅固工事的能力隻能說很一般,但是打擊有生力量的能力卻是非常不錯的。
小口徑的艦炮雖然麵對堅固工事沒啥用,但是會爆炸的炮彈落在法國人的陣地上,殺傷力依舊十足。
對此,法國人的感觸非常深刻,塞納河沿途兩岸的不少城鎮都遭到了楚國遠征軍的內河炮艇艦隊的炮擊呢,損失慘重的很。
這也有效的支援了地麵部隊,也就是印度軍團第四師下屬第十一團的作戰。
印度軍團第四師,這是一支三個月前才抵達歐洲的作戰,以增加陸軍在歐洲地區的作戰兵力。
畢竟之前的地麵作戰兵力還是少了點,主力隻有一個第五十三師,協助兵力隻有印度軍團第三師,但是需要控製作戰的地方卻是很龐大……不僅僅是歐洲地區,非洲的北部地區同樣是屬於他們的防區,葡萄牙那邊需要駐防一定的兵力,北非摩洛哥也需要一定的兵力,西班牙那邊也需要大量兵力來維持。
而這些駐防任務耗費了不少兵力,使得第二十七軍可以動用的兵力就少了很多,至於抽調主力正規軍過來,那是不可能的……正規軍太貴,往歐洲派遣一個名義上屬於乙等師,實際上卻按照甲等師標準編製配給的第五十三師已經足夠用了。
畢竟楚軍缺乏的是大量駐防地方,並執行低烈度戰鬥任務的次等部隊,並不是第五十三師這種主力部隊。
最終陸軍方麵決定從非洲抽調了第四師加強歐洲地區的次等兵力,而非洲地區的缺額,則是繼續從印度那邊抽調兵力補充。
經過多年的使用,如今的印度軍團在楚軍裡的作用已經比較大,同時數量也非常多了,畢竟這種炮灰仆從軍是真心好用。
此外因為不需要考慮預備役體係,不需要每年都退役一批士兵作為預備役骨乾,健全動員體係,所以仆從軍的服役年限很長,服役年限前期是十年,十年合同到期後隻要身體沒啥事,不傷殘,也願意繼續服役還能繼續服役……五年一簽。
反正最早的一批印度軍團的士兵現在都還在服役呢……這也導致了仆從軍的士兵戰鬥經驗非常豐富,戰鬥力很不錯。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成本足夠低……哪怕印度軍團這種仆從軍的費用在很多土著國家看來已經非常高昂了,然而和楚國自己的正規軍比起來,依舊是不值一提。
首先人員薪資很便宜的,土著士兵嘛,隨便給點工資他們就很高興,更沒有什麼撫恤金之類的玩意。
同時作為炮灰部隊,哪怕傷亡超級大,也沒人會追究軍方的責任,甚至都沒幾個楚國人在乎……如此軍方使用這些仆從軍的時候就沒什麼顧慮,死光了大不了再招募一批就是了。
裝備也便宜,用的都是退役武器,還是前裝滑膛武器。
比如步槍使用的都是正規軍逐步退役下來的前裝滑膛火帽擊發槍,也就是二十一/二十三年式步槍,這玩意的生產裝備數量非常大,累計達到兩百多萬支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