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甚至都沒有對這些所謂的大後方的軍事目標進行偽裝或防炮措施……畢竟按照這個年代的土著們的想法,這都距離前線五六千米了,這種距離除非前線大軍慘敗,不然根本不可能再遭到什麼炮擊。
但是楚軍卻是通過實戰告訴他們,時代已經變了……戰爭的模式也變了。
你們以為的安全後方,實際上已經不安全了。
不得不說,熱氣球和長身管加農炮的組合在當代裡,是最佳搭檔。
有了熱氣球的高空觀瞄,嗯,還得是加上高倍數望遠鏡的觀瞄,那麼火炮超遠射程就能夠很輕易的發揮出來,都不用什麼派遣偵查部隊前出進行偵查引導,直接升起氣球,居高臨下觀瞄就行了。
楚軍在正式的步兵進攻,甚至是常規炮兵發起炮擊之前,就先動用了艦炮對敵軍的縱深目標先一步發起打擊,並且因為法軍在後方的準備嚴重不充分,進而導致了極大的損失。
楚軍的觀察手沒有看錯,他們發現的還真是法國人的一個預備部隊的軍營,旁邊還有一座野外軍械倉庫,裡麵有不少的彈藥。
而這一切,都被楚軍的前期炮擊給摧毀了……
僅僅是一場遠程炮擊,就導致了法軍當場損失數百人,另外還有一座小型彈藥庫被炸毀。
就這,實際上前線的戰鬥都還沒有爆發了。
不僅僅如此,楚軍的遠程炮擊並沒有結束,實際上這隻是個剛開始而已。
海軍的艦炮開始利用更遠的射程,對敵軍的縱深目標,尤其是法國人自以為安全的三千米以外的目標進行密集炮擊。
不用多久,地麵的陸軍的部隊也開始對法國人的前部防線發起密集炮擊。
第二十七軍的一百五十毫米輕型榴彈炮,發出了登陸歐洲後的第一次怒吼,一百五十毫米的榴彈不斷的轟擊在法軍前線陣地上,讓法國人在戰前自詡已經足夠堅固的陣線不斷的被摧毀。
首當其中的是法國人的諸多固定炮兵陣地被摧毀的七零八落……這些部署了大量滑膛炮的炮兵陣地乃是法軍在巴黎防禦作戰裡的重要一環。
雖然這些都是滑膛炮,但是法國人依舊非常重視,畢竟這是法國人手裡僅有能夠在遠距離攻擊楚軍的武器了,尤其是其中三十多門從楚國人進口的115毫米滑膛野戰炮,因為有效射程可以達到一千二百米,更是被他們當成了戰略武器……可惜的是戰鬥剛開始就被楚軍炮火給摧毀了。
嗯,沒錯,法軍裡用的最先進的滑膛炮,乃是從楚國進口的鐵製滑膛炮……實際上不僅僅火炮,他們使用的滑膛槍裡最先進的滑膛槍,也是從楚國進口的五萬多支燧發槍。
也不僅僅法國這樣,實際上之前楚國人打的葡萄牙以及西班牙,他們也大量裝備了楚**械!
不為啥,就因為楚國人出口的這些軍械質量好,性能好。
在大楚帝國執行歐洲貿易自由計劃之前,楚國對歐洲的主要出口貨物裡,武器裝備是非常重要的貨物種類,以各種燧發槍,滑膛炮為主,然後還有軍刀等諸多亂七八糟的武器或後勤物資。
這些楚國出口武器裝備,在歐洲裡其實很普遍……基本有點實力的歐洲國家都裝備了來自楚國的武器裝備,隻是數量多寡的區彆而已。
不過普遍也都沒有全數裝備,不是他們不想,而是楚國人的軍械都挺貴的,他們一般都是采購部分楚國武器裝備主力精銳部隊或嫡係部隊,其他普通部隊就裝備本國自產的垃圾貨色。
法國人也不例外……
保衛巴黎的八萬法軍裡,有三萬人裝備的燧發槍是楚國人出口的十三式燧發槍……十三年式係列燧發槍,乃是目前楚國出口步槍裡的中高端型號了,價格比較貴,但是性能也更好,能夠達到百分之八十的擊發率。
即便是出口的燧發槍,但是也不是誰都能買得起十三年式燧發槍的,很多土著國家也采購楚國人的燧發槍,但其實都是二年式燧發槍那種中低端型號!
沒錯,已經擁有三十多年曆史,擊發率隻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早就已經退出楚軍現役,連民兵都不再使用的,在國內直接扔進垃圾堆裡的二年式燧發槍依舊還在出口……而且還是目前的主力出口槍械。
素來以出口各種燧發槍的兩廣武器公司,依舊保留了規模比較大的二年式燧發槍的改裝/生產線,源源不斷的生產或改裝舊槍賣給那些沒有什麼燧發槍生產能力的土著國家,不少歐洲國家都還在采購這種二年式燧發槍裝備普通部隊,然後和所謂的高端燧發槍,也就是十三年式燧發槍形成高地搭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