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九百三十六章歐洲巡撫同一時間裡,在地中海沿岸地區裡楚軍也在持續的攻城略地,這個過程裡一些小國家選擇歸順,還有一些國家選擇抵抗最後被楚軍出兵乾掉。
看似麻煩了一些,但進度一點也不慢。
等到承順四十年年中的時候,意大利半島地區也基本落入了大楚帝國之手,楚國在這些接收、扶持了幾個新王國。
這個時候,大楚帝國又在神聖羅馬帝國裡開始搞事了……針對這個國土麵積比較大,人口也多,但是內部亂七八糟的聯盟國家,大楚帝國是戰爭和外交手段齊出……最終神聖羅馬帝國名義上的皇帝,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還是選擇了屈服。
在保留部分權利的前期下向大楚帝國開放了市場。
而波蘭立陶宛那邊也沒有落後太多的進度,立陶宛地區的叛軍在春天已經開始席卷北部地區,並向中部殺了過去。
波蘭立陶宛實際上已經南北分裂了,而且南部的地區正在不斷的失敗。
這個時候,他們不得不接受了大楚帝國提出來的一係列條件,放棄對北部地區的領土主權,承認新成立的立陶宛王國,同時放開市場等一係列條件。
到這個時候,整個歐洲的中部以及西部地區,所有地區基本都已經主動或被迫的開放了市場。
大楚帝國在歐洲地區裡也正式設立了歐洲巡撫,管轄歐洲以及北非地區的殖民事務。
歐洲巡撫轄區內相當多一部分土著國家是楚國直接掌控的殖民地,原有的貴族體係遭到大規模清洗,十去**,如西班牙,葡萄牙,法國以及英國,後世德國的一部分地區。
還有一些地方則是開放了市場,接受了楚國顧問團,不過保留了部分主權,同時國王和貴族們也都還保留著的土著國家,如荷蘭,丹麥,瑞典,立陶宛,波蘭,奧利地等地區。
這個時候,還沒被大楚帝國徹底控製,和歐洲沾邊的國家也隻剩下兩個大國,也就是奧斯曼以及俄羅斯。
帝國和奧斯曼那邊的合作關係之前還算不錯,但是那是以前,未來遲早也要把奧斯曼給拿下來的,彆的不說,但是羅誌學很清楚未來埃及和半島地區肯定是要拿下來的,畢竟埃及那邊可以開挖運河,有了運河之後可以加強帝國對歐洲的掌控。
至於半島地區,那地方有石油……就這麼一個理由就夠了。
等到帝國處理奧斯曼問題的時候,那麼奧斯曼現在掌控的歐洲地區,主要是巴爾乾半島地區自然也會落入楚國的控製當中。
總的來說,奧斯曼這邊問題不大!
俄羅斯方麵……問題同樣不大,而且還是近期楚國人優先考慮解決的問題。
這個國家和大楚帝國其實一直都處於戰爭狀態,雖然說雙方的戰爭早就結束了,俄羅斯人放棄了烏拉爾山脈以東的所有地盤,縮回了烏拉爾山脈以西地區,並多次想要和大楚帝國方麵進行和談,正式的結束戰爭。
但是大楚帝國沒搭理他們……因為對於大楚帝國的很多人而言,繼續向西擴張還沒結束呢,現在之所以不打,純粹是因為向西繼續擴張的後勤壓力太大,他們一直等著中亞鐵路網建設完成。
而隨著中亞鐵路一路修到了烏拉爾山脈後,實際上大楚帝國內部最近幾年已經有了繼續西進,跨過烏拉爾山脈把東歐地區也拿下來的構想。
這個構成也是陸軍方麵一直念念不忘的,不僅僅陸軍念念不忘,實際上文官係統裡也有很多人支持繼續西進拿下東歐平原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