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九百五十六章登陸奧斯曼大楚帝國海軍地中海艦隊靠著自身的遠程強大火力,直接闖入了達達尼爾海峽入口,然後隔著兩三千米左右的距離對著岸上的奧斯曼人炮台進行炮擊。
地中海艦隊裡還有一艘大同級巡洋艦,該級巡洋艦上搭載的六門一百五十毫米艦炮所發射的半穿甲彈,用來對付原始的土木炮台工事好用的很,一邊火力覆蓋下去基本就把炮台打了個稀巴爛。
後頭還跟著兩艘慶陽級護衛艦配合進行炮擊,效果也非常明顯。
這種滿載排水量可以達到一千七百多噸,搭配六門三十五年式一百二十毫米二十八倍口徑,還能夠跑上十八節的護衛艦,乃是目前大楚帝國裡的主力戰艦的護衛艦。
哪怕是後麵設計建造的安東級護衛艦,其實都沒有慶陽級護衛艦強悍……因為安東級護衛艦,實際上就是慶陽級護衛艦的縮水版,前些年海軍有感於新型護衛艦價格過於昂貴,大批量建造有點承受不了,同時又因為大楚帝國海軍實際上沒有什麼實際實際上的海上威脅,對海上的需求其實不太高。
因此就縮水建造了一批安東級護衛艦,排水量隻有一千五百多噸,裝備六門一百二十毫米艦炮,但是航速隻有十五節……妥妥的打雜以及岸轟護衛艦。
隻是該級艦也沒有建造太多,主要是隨著蒸汽機技術逐步成熟,原本還很昂貴的三脹式新型蒸汽機的價格也開始大幅度回落,所以建造了十來艘安東級護衛艦後,大楚帝國海軍又設計建造了一批新型的龍川級護衛艦,滿載一千八百噸,搭載更新,射程和威力更強的四十一年式120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航速能跑十八節。
該級艦正處於大規模生產裝備之中,用來替換早期裝備服役的巴陵級護衛艦,巴陵級護衛艦的早期型號服役也有十多年了,而且配屬的還是前裝線膛炮,所以需要逐步更換。
至於給巴陵級護衛艦直接升級更換後裝線膛炮……這個沒必要,因為新式後裝線膛艦炮很貴的,通常來說能夠占據艦炮成本的三分之一。
這個比例說的還是巡洋艦以及戰列艦上,至於護衛艦上,實際占據的比例還要更高一些。
因為大楚帝國海軍的護衛艦都是打雜的,用原時空的戰艦分類去看,實際上大楚帝國建造的護衛艦乃至相當多一部分巡洋艦,其實都屬於無防護戰艦,連重點防護都沒有的那種,撐死了就是外層的鋼板船殼以及煤倉作為防護。
這也導致了不需要什麼裝甲成本,同時不考慮裝甲的話,船體可以做的更加修長,這樣對動力的要求也就更小了,由此綜合降低戰艦的船體以及動力成本。
因此在大楚帝國的相當多一部分巡洋艦以及護衛艦裡,艦載武器係統是主要的成本,其次是船體和動力。
如此情況下如果給老舊戰艦升級換裝新式的後裝線膛艦炮,那麼就要考慮它配不配的問題了……
很顯然,早期建造,都還在使用老舊雙脹蒸汽機的巴陵級護衛艦,顯然是不配的……其早期建造的巴陵級護衛艦,經過十幾年的高強度使用後,船體老化嚴重,維護費用大幅度增加。
所以如此給它們升級換裝,還不如直接建造新的護衛艦呢,這些老舊護衛艦繼續使用,到了使用壽命就退役拆解完事。
不過隨著大楚帝國的造艦技術提升,同時也隨著軍艦的造價進一步提升,後續的幾款戰艦預計服役壽命會更多一些,比如做工不錯,性能也不錯的慶陽級護衛艦,用個二十幾年甚至三十年問題都不大,期間進行一些小規模的升級改裝也是可以的。
地中海艦隊裡的這兩艘慶陽級護衛艦,都是服役了好些年的主力艦了,正值當打之年,船隻狀況好,船員經驗豐富,火炮雖然說使用的還是最早一批後裝線膛艦炮係列裡的三十四年式120L25艦炮,但是威力依舊十足。
這打起來對麵的奧斯曼人的炮台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也是大楚帝國的遠洋戰艦裡采用艦炮的一大特性,那就是因為不需要考慮遠距離海戰,沒什麼敵人需要打,因此主要在海外服役執勤的遠洋戰艦,在艦炮火力的選擇上,主要傾向於大口徑,同時搭配的數量多一些,但是對身管倍徑要求不大,也不太要求很遠的射程。
反正都是直接跑到兩三千米,頂多三四千米左右的距離炮轟地麵目標為主,用個三十四倍口徑的120毫米艦炮,和用個二十五倍口徑的120毫米艦炮,其實差彆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