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東歐和運河_老子就是要當皇帝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九百八十二章 東歐和運河

第九百八十二章 東歐和運河(1 / 2)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九百八十二章東歐和運河東歐糧食生產計劃,這是一個在承順四十一年底被正式提出,承順四十二年春正式展開的一個龐大計劃。

搞計劃的目標就是占領並開發東歐大平原,讓這片極為適合生產糧食的肥沃平原成為帝國的新糧倉,提升帝國的糧食供應水平,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進而達到年人均糧食水平消耗四百公斤的水準。

而實際上,在東歐糧食生產計劃剛展開一年,也就是今年的時候,東歐地區的糧食大規模開發種植還沒有形成的情況下,大楚帝國實際上就已經達到了人均四百公斤糧食消耗的水。

這主要得益於帝國在美洲地區,尤其是北美地區的大規模開發,獲得了龐大的糧食產量。

不得不說的是,美洲,尤其是北美地區的自然條件自然是太過優渥了。

龐大的可耕地麵積幾乎讓華夏整個民族獲得了新的龐大生存空間,過去這麼多年來已經累計有兩千多萬的人口陸續移民到北美洲地區,然而如今的北美洲地區依舊算得上是地廣人稀,帝國在北美地區還在搞東進運動……

在北美的中部以及東部地區依舊有大量的荒野地區等待開發呢。

除了老天爺賜給的肥沃土地外,楚國人在北美地區的糧食種植主要以大規模的馬耕乃至蒸汽機耕種為主,屬於非常典型的大型農場模式,人均糧食產量非常高。

而人均糧食產量高了,才能夠成為糧食輸出地,進而大規模的供應本土地區。

這也是為什麼北美地區裡的糧食總產量,目前而言其實遠不如本土地區那麼高,但是卻能夠大規模供應本土的緣故,因為當地人少地多,又采取大規模種植模式,可以做到大規模的糧食輸出。

道理和帝國的東北部地區差不多,東北部地區裡也是屬於類似的人少地多,采用大規模馬耕、機械化種植,人均糧食產量非常高,進而可以大規模對外供應。

除了北美外,南美地區也是自然條件非常優渥,相當多地方都非常適合種植糧食,如巴西地區,阿根廷地區。

大楚帝國從西班牙,葡萄牙人手中接管了這些南美各地後,在南美洲地區的開發主要是種植經濟農作物,輔助糧食以及開發硝石等特殊礦產為主。

如此也導致了南美地區裡的玉米以及大豆的生產量非常大,而這些經濟農作物產出產出之後,也能夠反過來輔助帝國的畜牧業的發展……比如說玉米這東西,對於帝國而言其實並不是用來充當主糧的,主要是用來充當輔助糧食,用來加工各種澱粉類副食品,或者乾脆用來生產飼料用於養殖業。

不管是主糧還是輔糧,但是最終都反應到了楚國人的糧食供應上來。

而來自整個美洲地區的大量糧食供應後,讓帝國的整體糧食供應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

再加上印度半島,非洲部分地區,主要是南非,東非部分零星地區,西非零星地區,還有歐洲地區的農作物供應……而這些地方的農作物供應糧食倒是不多,主要還是經濟農作物為主,比如棉花。

而這些海外地區大量供應的經濟農作物,看似不能直接吃,但是大量來自海外的廉價經濟農作物供應,也能夠讓本土地區寶貴的耕地可以集中在糧食種植上,間接提升糧食供應量。

畢竟本土的可耕地是有限的,這種植了棉花等經濟農作物後,也就不能種植糧食了,這一加一減,那麼影響到的糧食供應量也就比較大了。

整體而言,來自海外地區,不管是海外直轄領地還是行政領地又或者是屬國領地的大量農畜產品,為大楚帝國的高水平糧食供應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如此也才讓大楚帝國在承順四十三年的時候,達到了帝國高層念念不忘,念叨了幾十年的四百公斤人均糧食消耗水平。

而這個水平是什麼概念?

大概就是美國十九世紀中後期,歐洲二戰後,東亞部分地區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水準。

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時間跨度……這主要是有了美國這個奇葩。

這裡必須重點說一說美國這個奇葩,大概在十九世紀中期的時候,也就是美國南北內戰時期,美國人的軍人平均數身高超過同時期世界列強,包括世界霸主英國人士兵六七厘米……這就很奇葩。

為啥?

還能為啥,人家北美的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可耕地多,人又少,人均糧食產量非常高,糧食多到吃不完,還大規模向歐洲供應。

這糧食多,吃得飽,自然就長得高。

非常簡單的常識~



最新小说: 夫君慘死後,我卷成三界白月光 千秋之改 穿書反派的逆襲 S級治愈力惡雌!全星際瘋狂覬覦 總裁重生複仇從零開始 七零:我在東北靠種菜帶飛全家 月老實習生今天又在寫bug 逆時瞳 陳勝大澤鄉傳奇 紅樓:榮國府姨娘致富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