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誌學簡單視察了南海艦隊後,羅誌學接見了駐防南方各地的陸海軍將領,除了老生長談一些雞毛蒜皮的問題外,還重點提及了陸軍的新一輪軍事改革以及海軍的以海製陸問題。
針對陸軍的新一輪軍事改革問題,羅誌學提出既要想方設法進一步降低不必要的軍費支出,把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又要重視正規軍裡的人員培養,不能因為有了外籍軍團,正規軍就馬放南山,導致未來出現依賴外籍軍團的情況,該打的仗還是要打。
並提出外籍軍團要搞,而且是大規模的搞,但是要明確外籍軍團的作用,既要用又要慎用。
正規軍的新一輪軍事改革,主要就是集中在正規軍縮減兵員,把軍費用於甲等戰備部隊上,同時擴充外籍軍團以維持龐大的軍隊規模,以執行低烈度或高傷亡作戰任務。
嗯,就和現在的非洲地區那邊的持續擴張作戰一樣,因為惡劣的自然環境,非作戰減員太多,因此非洲地區的主要的作戰任務都是外籍軍團承擔的。
但是大規模的擴充,密集的使用外籍軍團,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正規軍長期沒有作戰缺乏作戰經驗;外籍軍團的頻繁使用後,軍方可能會更加傾向使用外籍軍團並進一步武裝,這樣就會導致帝國對外籍軍團有依賴性。
而這些都是無法接受的!
因此羅誌學才提出,外籍軍團要用,但是要慎用。
羅誌學的觀點一直都非常明確,那就是大楚帝國的軍事威懾力量,隻能建立在己方正規軍的強大之上,而不能建立在外籍軍團的強大之上!
否則的話,很容易出現各種麻煩……
這些觀點,羅誌學之前就在多個場合說過,現在隻是再一次進行強調而已……主要是近期羅誌學所看到的諸多作戰報告,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外籍軍團的作戰報告,正規軍的作戰報告極少,有也是不成氣候的小規模作戰。
再這麼馬放南山幾年,估計正規軍裡都找不出幾個有作戰經驗的士官以及基層軍官了……
這種現象在羅誌學看來並不是什麼好事情,因此借著這一次會談再一次敲打陸軍這邊,免的他們被廉價好用的外籍軍團迷惑了雙眼。
那玩意就是個外族炮灰……誰他媽會把一個龐大帝國的安全基石,建立在外族炮灰軍團之上的!
說完了陸軍那邊,羅誌學針對海軍問題,則是著重談及了海軍最近幾年推行的以海製陸戰略。
羅誌學對一票海軍將領們說,以海製陸大戰略方向是沒有錯的,海軍在沒有了海上敵人的當下,有必要發揮自己的強大火力以及靈活沿海沿河機動優勢,為帝國的海外利益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這個前提下,海軍的步子可以再大一些,以海製陸也搞了五六年了,但是一直都停留在口號上。下一步海軍方麵要深化改革,不僅僅要在戰艦設計,戰略戰術上作出變化,更好在製度上做出改變,比如地方艦隊是不是可以融入到以海製陸戰略裡?又比如海軍裡的江河艦隊要怎麼改,才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的戰略變化?
羅誌學強調,在搞以海製陸的同時,海軍不要忘記自己的老本行,搞了以海製陸就忘記了海軍的本職工作:爭奪製海權。
確保全球海域的製海權,依舊是海軍未來最為核心的任務,這一點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的。
以海製陸的前提,就是得先獲得製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