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國海軍正在搞的新一等戰列艦以及統一主炮的二等戰列艦,以及統一火控技術,這些戰艦裝備的技術進步,都是因為大楚帝國工業技術的進步。
隨著大楚帝國基礎工業技術的發展進步,也直接影響到了諸多軍事裝備的發展。
如電磁通訊技術的發展,就讓軍方用上了有線電報,今年又搞出來了無線電報,同時電話係統也算是勉強可用了,這三位一體的通訊技術在軍事上的作用是巨大的。
高效及時的戰場通訊,是能夠極大的提升戰鬥力,讓原本一分的戰鬥力發揮出三分甚至五分戰鬥力的。
\同樣伴隨著技術高速發展進入軍隊的新裝備還有飛艇以及未來的飛機……飛艇先不說,作用還是比較局限,但是飛機的話作用可就大了。
而隨著五大汽車公司陸續進入飛機行業,五大汽車公司,不,五大飛機公司都已經相繼拿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而這些設計方案基本都是奔著軍方訂單去的。
軍方已經明確表態,年內就會展開軍用飛機項目招標,預計采購多種不同類型的飛機用於不同的軍事任務,如有執行偵查任務的偵察機,執行緊急運輸、通訊等任務的運輸機,執行投彈任務的轟炸機,還有進行訓練任務的訓練飛機。
\預計總采購數量有可能達到兩百架以上!而這年頭的飛機可不便宜……彆看現在的飛機隻是鋼鐵框架加上木頭架子加上蒙皮,咋一看似乎很簡陋不值錢,但是雖然其他的東西的確不值錢,然而裡頭的發動機可是很貴的。
按照預估,一座單發雙座的訓練,偵查飛機,估計都得一萬五千楚元上下……如果是那些雙發的遠程飛機還要更貴。
\也就是說,軍方預計采購兩百架各型號的飛機,光是飛機以及零配件的采購成本都得奔著三四百萬楚元去。
這三四百萬楚元,還隻是前期第一批次的采購呢。這個采購計劃,對於目前剛起步的航空工業而言就是及時雨……甚至說的誇張一些,如今的軍方訂單就是飛機行業裡唯一可能存在的大規模訂單了……至於民間商用都還太早了……現在的飛機性能過於原始,安全性也談不上,並且也不具備什麼運力……也就軍方看上目前飛機的遠距離空中偵查能力。
但是民間商用的話除了極少數行政機構采購少數飛機,用來執行地圖測繪之類的任務,其他的基本用不上。
至於客運……你倒貼錢給人,人家都不敢乘坐你的飛機。這年頭乘坐飛機出行,還要不要命了……但是不管怎麼說,帝國的工業技術的提升,還是給軍事技術帶來了極大的提升,連飛機這玩意都已經在計劃裝備之中了。
至於其他的常規軍事項目裡就更多了,大楚帝國的火炮以及槍械一直都是在持續進行升級換代的…槍械先不說,且說火炮這邊,儘管楚軍裡裝備的火炮都是後裝線膛火炮,但是楚軍裡的後裝線膛火炮也升級換代好幾次了。
以師屬主力野戰火炮,即七十五毫米野戰炮為例子,最早的乃是三十二年式七五野戰炮,後來又出現了升級改進型的的幾個子型號,不過區彆並不太大,進入四十年代後隨著工業技術的進一步提升,尤其是電氣化應用到軍事生產領域裡,軍方也正式服役了更新一代的四十二年式七五野戰炮。
四十二式七五野戰炮,采用二十七倍身管,在控製重量的前提下,最大射程依舊可以達到六千米,不過該款火炮依舊使用裝填黑火藥發射藥的炮彈……但即便如此,該款實際上目前依舊大規模的廣泛裝備楚軍裡的主力部隊。
其實哪怕是最早的三十二年式野戰炮以及其改進型的幾個子型號,也依舊在楚軍裡大規模服役呢。
雖然已經從甲等部隊和乙等部隊裡退役,但是依舊有部分在丙等守備部隊裡服役,還有一部分則是被移交給了外籍軍團,還有一部分則是被封存了。
火炮這玩意,使用壽命還是挺久的……畢竟那麼大一個鐵疙瘩,你隻要不是頻繁使用導致身管壽命到期的話,其實也很難用壞,而火炮技術的升級換代雖然有了,但是哪怕是最早的三十二年式七五野戰炮依舊是戰場上的大殺器,所以哪怕性能跟不上了也不可能直接扔掉或者乾脆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