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賀縣懷集一線的兩個新標軍前軍要好一些,這也不是因為他們多難打,而是這一方向作戰的第二十八加強團因為戰線太長,補給不通暢,所以遲遲沒打動強攻。
這也是明軍迄今為止,依舊能夠守住懷集的原因。
因為過去幾個月裡,楚軍並沒有在這一方向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最後則是梧州城裡的兩個新標軍中軍了,但是該軍兵力本來就很少,戰前不過千餘人,哪怕是最近兩個月熊文燦想儘辦法進行擴充,但是人雖然緊急擴充到了三千多人,然而武器裝備卻是沒增加多少,這些新擴充的人,很多都是拿著長矛弓箭的冷兵器部隊。
至關重要的兩斤半和五斤野戰炮,更是一門都沒增加。
截止到五月上旬,擁有前後左右中一共五個軍,總兵力一萬七千人的兩廣新標軍,已經被打的不成樣了。
尤其是滿編混成旅編製的左軍和右軍,更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後續哪怕給熊文燦一年時間,估計都重建不起來這兩個主力混成旅。
後軍被全殲。
如今,熊文燦手底下可動用的新標軍,已經隻剩下前軍三千人,中軍實為三千人但可戰之兵隻有千餘人。
兩者相加,能打的也就四千人出頭。
至於說除了新標軍之外的其他明軍,熊文燦自己都不指望了……
那些地方衛所兵,連打個海盜都夠嗆,更彆說的和楚賊裡的正規軍相互廝殺了。
當前方的眾多壞消息陸續傳來的時候,身在梧州城的熊文燦越來越絕望。
五月的十四日,韶州府被楚賊攻克,城內的兩廣新標軍左軍裡最後的千餘人,稍作抵抗後乾脆利索的投了賊。
韶州城被攻克的消息傳到梧州後,熊文燦憤怒無比,但是卻又無可奈何……隻能是匆忙嘗試調動兵力準備後續的廣州防守作戰了。
至於調動的是什麼兵力,新標軍什麼的彆指望了,隻能是那些普通衛所兵了。
五月十八日,楚軍攻克柳州城,城內的兩個新標軍右軍兩千殘兵,在局勢不妙之際就早早逃離,這倒是沒死傷多少,甚至逃亡的過程裡,他們還在柳州城內搶了一票,弄到了不少的盔甲和舊炮以及騾馬糧食之類的。
總之這個兩廣新標軍右軍逃出柳州城的時候,整體的精神麵貌比逃到柳州城的時候強多了。
至於城內的其他明軍衛所兵之流,要麼死傷要麼投降,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當地的衛所兵有組織撤退到其他地方的比較少,一般打不過要麼投降,要麼直接脫下軍服跑回家去了。
因為這些衛所兵一般都是臨時從當地衛所裡征召的,要麼乾脆就是當地民眾裡征召的青壯縣勇之流。
人家的家可就在這裡了!
至於說那些常見被征召,編成野戰部隊進行作戰的營哨衛所兵……這些營哨衛所兵,早在之前的桂林乃至更早期的楚南各戰役裡被消耗一空了。
之前楊嗣昌也好,現在的熊文燦也好,他們都大量抽調過兩廣乃至雲貴等地區的衛所戰兵,編成營哨野戰部隊前往湖廣地區和楚軍作戰。
而這些營哨戰兵,基本都一去不回……
所以當楚軍殺到兩廣地區的時候,熊文燦就不得不用當地衛所裡留守的一小部分戰兵再加上大批名為衛所兵,實際上就沒受過軍事訓練的衛所青壯來抵抗楚賊了。
這些人戰鬥力非常的低下不說,而且士氣非常低,還特彆喜歡動不動就投降……
隻要楚賊不殺他們,這些人很容易就投賊,就算不投賊也很容易直接潰逃,然後直接跑回家去……
這也導致了楚軍在柳州戰役裡,抓到的俘虜數量雖然不小,但是質量卻是真心不咋地。
這些所謂衛所兵的素質,甚至還不如楚軍在自家後方招募的民夫青壯呢。
於是乎,隨行的軍政部的幾個軍官們看了看柳州戰役裡抓的幾千個俘虜後,齊齊搖頭,然後打消了利用這些俘虜再補充幾千個守備軍士兵的念頭。
於是乎,偌大的一場柳州戰役裡,楚軍抓了差不多七千人俘虜,最終隻挑選了兩百多個人進入守備軍,剩下的六千多人,則是被一股腦的安排進入到了屯墾營,建築營,運輸營等先安置著。
等後續戰事稍平,那麼在按照老規矩逐步進行遣散,到時候該回家的回家,不願意回家的安排集中開荒種田或進入建築工程隊,或者乾脆搞個小工廠讓他們做工之類的。
這也是楚軍最近兩年摸索出來的對待戰俘、流民之類的手段了。
不管是抓的俘虜還是自己投誠過來的士兵,甭管是官兵還是流賊,那麼都是分化管理。
那些被整編進入守備軍乃至主力部隊的先不去說,更多的還是被安排到了屯墾營、建築營、運輸營裡。
這些營,都是采取軍事化管理,但是裡頭的人員卻不是軍人了,他們會在軍隊的監管下進行屯墾開荒重點,開挖水渠修橋鋪路,或者是充當民夫幫前線大軍運輸物資。
總之核心點有兩個,一個是集中軍事化管理,這是為了避免他們逃散出去後成為亂兵土匪,禍害地方,也是為了避免今天前腳抓人,明天放人後,過幾天這些人又被明廷給抓了壯丁……當然這人肯定是會放走、遣散的,但一般都是幾個月或一年,尤其是當地局勢比較穩定之後,同時如果不願意走人的也可以繼續留下,然後就地安排屯墾,做工等等。
第二個就是自力更生,雖然前期大楚帝國會提供口糧養著他們,但是大楚帝國可不會一直養著他們,所以他們需要自力更生,要麼屯墾種田養雞養鴨搞各種農畜業生產,要麼是進行各種工程設施的修建,要麼是當民夫運輸物資去,此外還有其他各種活計……
總之不管你乾啥,但是都得自力更生。
畢竟大楚帝國錢糧雖多,但也不可能真的白白養著幾十萬戰俘不是……有錢也不是這麼浪費的。
而柳州戰役裡抓獲的大批戰俘,因為都是戰力羸弱的當地臨時征召衛所兵,募集縣勇為主,所以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被安排到進入各種屯墾營,運輸營,建築營裡去了。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了韶州戰役之後!
而這種情況,雖然很難讓守備軍獲得補充,但是卻依舊讓黃祥斌等高級將領們高興不已。
因為這意味著,敵軍的正規軍兵力已經損失殆儘,隻能用這些往日裡他們明軍自己都看不上的貨色湊數了。
如此情況下,黃祥斌在五月中旬給金陵城方麵發去的戰報裡,顯得非常樂觀,誇下了豪言:兩廣旦夕可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