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殘酷的九江攻防戰(六千字二合一)_老子就是要當皇帝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三百二十六章 殘酷的九江攻防戰(六千字二合一)

第三百二十六章 殘酷的九江攻防戰(六千字二合一)(2 / 2)

穀轈span而城牆內外的各種防禦工事更是部署的讓楚軍都自歎不如的地步。

他們在城牆上構築了眾多的沙包工事,甚至在幾個炮位上的沙袋工事上,還加蓋了厚木、沙土覆蓋的頂蓋。

這一看就知道這個頂蓋,是用來專門防楚軍的臼炮炮彈的直接命中或淩空爆炸的。

僅僅是城牆頂部的各種防炮用的工事,就比臨湘戰役、長沙戰役期間的明軍打造出來的防炮工事強了不止一籌。

而城外的防禦工事也如此,明軍在城牆下方構築了眾多壕溝,並且利用了護城河。

前方的空地裡還有大片阻擋楚軍步兵推進的障礙物。

羅誌學第一次跑到看見九江成為的這些防禦工事事,如果不是知道自己在十七世紀,都差點以為自己來到了一戰西線戰場……尼瑪這壕溝,恐怕一戰早期也不過如此吧!

就這工事,人家明軍甚至都不用擔心直接藏在壕溝裡,然後被楚軍搞步兵的密集突擊!

因為大量的障礙物,陷阱以及護城河的存在,根本沒辦法讓楚軍有效列隊進行衝鋒。

這九江就跟個刺蝟一樣,讓羅誌學都有種無從下嘴的感覺!

連對麵的羅誌學都對明軍的壕溝防禦工事感到震驚,人家史可法自己就更是信心十足了。

如此強大的防禦工事,足足三萬五千的總兵力,其中包括六千五百人新標軍。

更有大小一共三十多門紅夷火炮!

城內糧草堆積如山,足夠讓守軍連帶城內居民吃上半年的,省著點用吃上一年甚至都沒有問題。

城內倉庫的彈藥也儲備眾多,甚至城內還有多個作坊,儲備有大量的原料。

這些作坊可以就地修理、打造刀劍長矛再到火炮一係列武器乃至彈藥。

準備如此充分的九江城,怎麼可能被攻陷!

不可能的!

“此外九江城內還有大約兩萬五千人左右的明軍營哨兵,最後幾千人則是民夫青壯!”

“城內偽明軍總兵力在三萬五千人左右。”

“城內偽明軍在城頭上,一共部署了大約十五門左右的重型紅夷大炮,據悉這一批紅夷火炮,是偽明緊急從江南沿海部分炮台、水師中抽調過來的,最小的也有五斤,不少還是九斤,十斤的重炮。”

“城頭上他們同樣還部署了一批較大口徑的將軍炮,佛郎機炮,城頭的整體火力不弱。”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偽明軍在城牆外的突出部堡壘上,也分彆部署了十二門以上的兩斤半野戰炮,這些兩斤半野戰炮不出意料,就是安廬新標軍的野戰炮了。”

“這些兩斤半野戰炮配合偽明軍中大量的中小型佛郎機、攻戎炮、虎蹲炮等,將會給我軍在肅清城內突出部堡壘,壕溝的時候,製造極大的威脅!”

“此外之前的幾次火力試探進攻裡,我們已經陸續發現了偽明軍在城外各壕溝等防禦工事裡,部署了至少兩個相當於我們團級的新標軍。”

”從偽明軍的火炮部署以及新標軍部署來看,我們基本可以認定,他們是想要利用城外的各種壕溝,堡壘等工事,再配合城頭上的重炮火力對我們進行攔截作戰。”

徐誌賢說到這裡,一旁的李成通接話道:“這些偽明軍倒也是挺有自知之明的,知道龜縮在城牆內根本不可能擋得住我們的猛烈進攻!”

“哼,如果他們沒有城外的突出部防禦工事,我們的四十八斤臼炮能夠順利上前靠近炮擊的時候,區區城牆可擋不住我們。”

羅誌學道:“情理之中,永遠都不要低估敵人,我們在進步,他們也會學習進步。”

明軍在和楚軍的作戰過程裡,是有幾個非常明顯的階段劃分的。

早期的時候,也就是在鐘祥戰役之前。

明軍基本還是把楚軍當成了流賊,嗯,頂多就是實力稍微強悍一些的流賊來看待,因此戰術基本以野戰,主動出擊為主。

陳永福率部出擊,在趙莊戰役了慘敗、陳永福投降。

盧象升想要襲擊新野,進而遭到楚軍攔截,最後在三袁莊戰役裡慘敗,盧象升戰死。

左良玉、賀人龍圍攻裕州不成後,最後在裕州東郊和楚軍擺開了陣勢進行了一場麵對麵的會戰,結果慘敗,賀人龍當場投誠,左良玉敗退葉縣。

經過這三場大規模的野外會戰後,明軍方麵基本是見識到了楚軍的強悍野戰能力,所以開始轉換策略,以守城戰為主了。

不過這個時期的明軍守城,還是以傳統的守城作戰為主,也就是主要依托城牆進行防守作戰,同時戰役時期的湖廣明軍也沒能得到大量紅夷大炮的配屬。

於是乎在後來的鐘祥戰役,漢陽戰役,武昌戰役等一係列戰役裡,明軍卻是發現他們的傳統守城戰術根本不靠譜。

而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楚賊大規模應用臼炮以及爆破加重甲突擊隊的戰術。

麵對會爆炸的臼炮,明軍的傳統城牆並沒能提供太大的防護作用。

而麵對爆破加重甲突擊隊的攻城模式,在被火炮全麵壓製的的情況下,明軍也很難組織起來有效的反擊。

經過這一連串的失敗後,楊嗣昌提出來組建新標軍,同時針對性楚軍的大量野戰炮以及臼炮在攻城作戰裡的龐大威脅,針對性的改進了防禦戰術,開始圍繞著城牆修築大量的防炮工事,甚至是主動離開城牆,在城牆外挖掘壕溝,構築堡壘等戰術節點以抵禦楚軍的火炮優勢。

這一戰術,在臨湘戰役裡第一次大規模使用,後續又在長沙戰役裡繼續進行。

雖然在這兩次戰役裡,明軍依舊失敗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防禦戰術也的確給楚軍帶來了更大的麻煩。

而明軍方麵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也隻能繼續這麼乾。

總不能和楚軍打野外會戰,或者是傻乎乎的呆在城牆上挨炸,或者乾脆是躲在城牆後,然後等著敵人衝上城頭不是。

中原地區的明軍披甲率,可遠不如楚軍,真玩近戰混戰,楚軍的重甲突擊隊能把他們打出屎來。

這年頭的近距離混戰,盔甲就是王道,個人武藝,勇氣士氣之類的在盔甲麵前,那都是渣渣……

但是,明軍在九江城防禦作戰裡,還是對戰術進行了比較大的革新。

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開始大規模使用紅夷火炮了。

城頭上部署的十五門大型的紅夷重炮就是明證。

不過麵對明軍打的越來越龜縮,並持續加強火炮的方式,楚軍也沒有古板的應用老一套的戰術,同樣也是在戰爭中不斷的改進自身的進攻戰術。

比如說臼炮的運用方麵,以前楚軍還會大大咧咧的的直接拉上前線開火,但是現在不會了,而是會利用地形、壕溝等,偷偷摸摸的把比較輕的十八斤臼炮一路送到前線,最後利用其大角度彈道,直接在壕溝裡開炮。

這種十八斤臼炮在壕溝裡機動,開炮,哪怕是城頭居高臨下部署的明軍火炮都沒辦法威脅他們。

這種戰術模式,其實有點類似二戰期間迫擊炮的戰術,不過實際區彆還是非常大的。

臼炮的威力可遠遠沒辦法和後世的迫擊炮相提並論。

同時楚軍也開始應用手榴彈。

最開始的時候,楚軍是在臨湘戰役裡,由士兵們自行製作簡易的手拋炸彈扔到敵人的戰壕裡進行作戰。

等到長沙戰役的時候,羅誌學就已經初步組織了一批擲彈兵用於攻城作戰。

值得注意的是,楚軍裡的擲彈兵,並不是用來打野外會戰的時候,列隊上去然後朝著對麵二三十米外的敵軍隊形扔炸彈……

嗯,不是不想,而是明軍不給他們這個機會……明軍已經好久沒和楚軍打過正兒八經的野外會戰了。

因此楚軍裡的擲彈兵,目前是專門訓練用於陣地的攻堅作戰。

簡而言之,就是往對麵敵人藏身的壕溝裡扔炸彈!

至於為什麼要專門訓練一批擲彈兵,而不是直接給步兵們配發手榴彈。

一方麵是這年頭的手榴彈威力有限,重量輕了威力太小,而威力上來了又太重,尋常士兵根本就仍不出去太遠。

另外一方麵,也是更加重要的一方麵,這年頭火藥可是很貴的,手榴彈也是很貴的。

楚軍根本不可能給太多的士兵都配發手榴彈,真要全軍配發的話,楚軍的軍費根本就撐不住。

兩個原因之下,楚軍也就隻能專門選出來一批精銳步兵,專門訓練成擲彈兵。

這些擲彈兵除了接受火槍手的訓練外,還會額外接受投擲手榴彈的訓練,基本上可以看成是更加精銳,作戰手段更加多樣化的火槍手。

臼炮前置,擲彈兵的出現,這些都是楚軍為了應對明軍在防禦作戰裡,越來越喜歡挖戰壕的措施。

不過更加重要的還是楚軍更加喪心病狂的裝備火炮,並且傾向於大口徑火炮。

以前楚軍覺得兩斤半野戰炮就很好用了。

但是現在,九斤野戰炮和五斤野戰炮已經取代兩斤半野戰炮,成為了楚軍陸軍火炮的主力野戰炮,尤其是九斤野戰炮的裝備數量越來越多。

這種火炮不管是在野戰還是攻城,威力都不小。

到了目前各主力部隊裡,甚至都已經逐步把兩斤半野戰炮下方到各步兵團裡了。

尤其是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我締造了超凡時代 踢掉失憶竹馬,閃婚大佬暗戀我多年 古董修複師:精神病院斬神 型月,人類愛模擬器 夫君慘死後,我卷成三界白月光 千秋之改 穿書反派的逆襲 S級治愈力惡雌!全星際瘋狂覬覦 總裁重生複仇從零開始 七零:我在東北靠種菜帶飛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