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世界裡不可能有牧場物語!
不管從任何的角度來說,這種情況都很詭異。我麵前對著的是一堵厚實的高牆,上麵還有著數不清的礦鎬痕跡。
但在這個昏暗的環境裡,殖民者係統所特有的物品介紹麵板,卻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這裡,向我熱情介紹著眼前的東西。
壓埋的鋼材,顧名思義,就是由於各種不明原因被壓在地底下的鋼鐵,形成的一片特殊地帶。
為什麼礦洞底下會有這樣的鋼鐵礦?
莫非這一個隻有首批登島礦工才能進入的礦洞,多年來所產出的礦物,就是這樣的遠古遺跡化成的鋼鐵礦脈?
如果老約克遜現在在我麵前,或者我早一些進入這裡發現秘密,我一定會將問題一五一十地向他提出,等他給一個解釋。
但是現在的處境裡。隻有我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昏暗的場景裡,望著一堵不知道多久遠的古代就存在的,並秘密掩埋不見天日的鋼鐵牆壁發呆。
怪不得當年的礦工要簽署協議,向其他的後來者保密這件事。
這樣的高純度鐵礦,幾乎可以認為是一片埋在地底的現成鋼材,隻要稍加提煉,去除摻入的雜質,就能夠遠銷海外。
在那個太空資源尚未傾銷,整個大陸和海島又進行著如火如荼的城市化運動時,這些優質的鋼材,一定也隨著航海者聯盟的船隻漂洋過海,化身成了千萬鋼鐵叢林的骨骼。
這種深山中突如其來的文明痕跡,讓我有一種不安的感覺。礦石鎮所在的無名小島上,為什麼會有這種獨特的鋼材壓埋現象?
我在黑暗中摸索著,慢慢越過了這片壓埋的鋼材,靠近著臨近的區塊。很快,另一個虛白的物品屬性欄就顯示在了我的麵前。
“物品名稱板岩
描述一種暗色的變性岩,岩石上的精細分層是板岩劈理的特征。
耐久度500500
開采物品板岩塊
掩體效果75
易燃性0
美觀度2”
壓埋鋼材的邊上,是一片普普通通的板岩。
板岩是具有板狀構造,基本沒有重結晶的岩石,是一種變質岩,原岩為泥質、粉質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剝成薄片。
板岩的顏色隨其所含有的雜質不同而變化。板岩是具特征的板狀構造,淺變質岩由粘土質、粉砂質沉積岩或中酸性凝灰質岩石、沉凝灰岩經輕微變質作用形成。
簡單來說,就是板岩是一種地質構造中緩慢生成的特殊現象,具有明顯的分層,這些分層,就是不同時期土壤壓實變質,相互結合的產物。
但是板岩是區域變質作用的低級產物,溫度和均向壓力都不高,主要受應力作用的影響。因此壓埋鋼材邊上的板岩,能夠證明這裡並不是在某個時期發生了什麼天崩地裂的火山、地震,也沒有短暫而劇烈的地質災害。
這些和板岩結合鑲嵌得恰到好處的鋼材,必定是在不可想像的時間裡慢慢沉積在這裡,靜靜等待著來訪者的發掘。
我鬆了一口氣。
對於未知的恐懼,在以千萬年乃至億年為單位的地質時間麵前,仿佛彙入大海一般被衝散了,人類微小的恐懼,和時間亙古地流淌相比,幾乎渺小得無法言喻。
就算在無數歲月前,這島上有著一個超古代文明的遺跡,又或者有失事墜落的飛船,對於現在又有什麼影響呢?又有誰能跨越無儘的時光,依然發出強有力的呼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