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們就不一樣了,我們是萬物之靈長,怎麼也相當於上校家的王牌香辣雞腿堡,是沒有隨便認輸的道理。
因此在對方集群出現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日記裡該怎麼寫?是不是要轉進一波,來一個“殲敵一億、虎踞寶島”?
咳咳……在這種狹窄的距離下,就算是我有辦法對付怪物,也無法應對密密麻麻刺來的毒針;就算有“貝爺”特性幫我扛毒,也不見得就能百毒不侵啊,這要有個差池可不好辦。
哥茨雖然能扛揍,但頂多就是蚯蚓的分裂再生水平,這要是被放進藥缽裡搗個稀爛,可就彆想回複過來了。
“朝著那邊的裂縫!我們先進去!”
前方道路受阻,離來的洞口又太遠,因此我馬上就發現了那道洞壁上的裂縫。雖然不知道後麵是什麼樣的,但隻要能藏進那裡麵去,至少不用擔心被潮水般湧來的怪物前後夾擊。
哥茨聞言便知道該怎麼做,立馬拔出了手肘的骨刺,將奄奄一息的怪物扔了出去,便和我一同跨過地上蘑菇般的不明膠體堆,準備鑽進那個洞壁裂縫裡。
但在轉身鑽洞之前,我們必須逼退追擊的敵人。因此我揮舞著臂甲武器,哥茨使用著鋒利的伐木斧,不停攻擊著貼地湧上來的怪物,用冰冷的金屬與怪物的堅硬外殼碰撞著,砸碎出無數的惡臭汁液……
背靠洞壁的昏暗裡,我一手舉著火把,忽然發現了一種奇怪雲翳漂浮在我的眼前,時不時地阻擋著視線。
但是當我看清楚時,終於反應過來這並不是眼球上的雲翳,而是一些殖民者係統顯示出來的信息界麵!
“動物名稱洞穴闊步蟲
動物描述一種經過基因改造的中型昆蟲,大小如羊一般。洞穴闊步蟲是蟲巢係統中的中級階層,它具有強大的攻擊性,頭頂的鉗子出了戰鬥外,還負責大部分工作任務的處理。
每日營養需要04
可獲肉量72
毒物敏感度0
可訓練度中級
移動速度365格秒
野性95
護甲利器180
護甲鈍器180
近戰每秒傷害213
近戰護甲穿透10
近戰抵擋幾率10
遠程攔截幾率5”
我目瞪口呆地看著這個界麵,被介紹裡透露出來的信息驚得合不攏嘴。
這樣的怪物竟然是基因改造的昆蟲,那麼洞穴闊步蟲的出現就不是什麼自然現象,背後一定有著其他的因素。究竟是人為還是其它誘因?
礦洞的深處源源不斷地湧出洞穴闊步蟲,似乎地下有著一個更大的蟲巢,正在號令著擅長戰鬥的蟲子驅逐入侵者,捍衛自己的地表之下的陰暗領地。
問題是我們可能一直都搞錯了。這些深埋在地底下的蟲子並不是突然出現,也不是不明原因地從雙子鎮開始蔓延,危害完那裡才轉移到馬德斯山裡的。
事實上,這些恐怖的蟲子可能已經在底下繁衍了許久,依靠著洞穴網絡連接著四麵八方,營造著它們不為人知的地下帝國,直到它們的勢力終於突破了地底來到地表,才留下了蟲災出現的蛛絲馬跡……
“哥茨,你先擋住!我進去找線索!”
這種重要的時刻,我還是果斷賣了隊友。誰讓他沒有殖民者係統信息,現在也隻有我來調查才能掌握更多的東西。
我迅速翻過了洞壁上的破口,鑽進了陶鋼牆壁的背麵,發現裡麵也是一處我從未發現過的所在。
這個空間大概二十平方米,磚石鋪就的地麵有多處裂痕,磚塊也隨處可見凹陷和隆起,看來馬德斯山豐富的滲水更這裡帶來了明顯的破壞。這種低矮壓抑的環境讓我想起了墓室,而隨後的發現更證實了我的感覺。
在這個密閉房間正中央,一根板岩支撐柱下擺放著一個倒地汽油罐一般的東西,黯然無光的金屬表麵寫滿了令人看不清的模糊字體。鋪在地上的鋼製地磚依然堅固,但兩側的鐵把手卻明顯鬆動了。
“物品名稱古老的低溫休眠艙
物品描述這個低溫休眠艙看起來在這裡已經有很長時間了,誰知都這裡麵裝著什麼?最好還是不要輕易打開。
耐久度250250
掩體效果50”
低溫休眠艙是星際旅行的必備工具,但這個設備地麵卻極為不自然,古老的磚石和鋼鐵地麵突兀地銜接在一起,外表上說不出的怪異。
低溫休眠艙的供電線路更是離奇斷裂,原本埋設在底下的電纜線路竟然散落在磚石地板上,切口平整光滑,就連金屬芯絲都保持著一致的斷裂方向。
介紹上寫著不要打開,但是我看見這具龐大的鋼鐵棺材已經被推開了一條縫。顯然曾經有人試圖從這裡逃離……
……這是幾號避難所?老冰棍在嗎?
當我靠著搖晃鬆動的把手推開低溫休眠艙,發現裡麵隻有一具死亡已久的男性屍體,早已腐爛得不成樣子。
男性死者生前腹部就遭到了殘忍的攻擊,傷口下的臟器都清晰可見,但是覆蓋了低溫休眠艙的愈療薄膜。
我大膽地推測,這個死者應該是在受到了極重的外傷後,主動進入了低溫休眠艙尋求治療,試圖在漫長的睡眠中恢複傷勢,結果不知道為什麼被切斷了一切的供電扔到了地下。
在斷電狀態下,死者曾經從低溫休眠中短暫地清醒過來,並且試圖推開壓在身上的鋼鐵棺材蓋子,結果低溫休眠症讓他的動作止步在這裡,最後死於外傷、低溫、缺氧等並發症。
最讓我驚奇的,是這個麵目全非的男性死者手上緊握著的一個圓柱形裝置,上麵隻有一個醒目的按鍵,按鍵底下激光雕刻著所有者的名字。
“donald?o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