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世子好像是指著皇爺的鼻子罵啊……
七日後。
大軍班師回朝,約莫兩天後便會抵達皇城。
此時的內閣一片忙碌,正在跟禮部商議此次大軍凱旋而歸的儀仗問題。
“老宋,你看看這個章程,要是行的話,咱們就按照這個辦。”
顧時卿拿著一個奏本,遞給旁邊的宋奇傑說道。
而此時宋奇傑正在上神發愣,不知道尋思什麼,根本就沒注意。
顧時卿發覺自己遞出去的奏本一直沒人接,轉頭一看。
便是發現宋奇傑正趴在桌子上眼睛空空。
腦子不知道在神遊什麼。
“誒誒誒,尋思什麼呢。”
顧時卿拿著奏本在宋奇傑眼前晃悠了幾下後說道。
而宋奇傑一怔,回過神來後,不由得一撇嘴道:
“唉,還能尋思什麼,就我家孫子那件事兒唄。”
顧時卿將奏本放在宋奇傑麵前後,便是低頭一邊看自己手上的章程,一邊道:
“尋思出來什麼了?”
宋奇傑一嘖嘴道:
“這事兒我也不知道咋弄了。
你說……
自從你家改了地道暖炕,旁人去了都感受過後,這些日子天天有人來求我。
求我孫子,讓他去家裡幫忙看看。
這好話說的呦……”
顧時卿頭也不抬道:
“那伱小心這幫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看著好像是求你孫子辦事兒,其實是想討好你。
這幫人溜須拍馬可是一絕,咱要時刻驚醒著。”
宋奇傑眨了眨眼道:
“是嗎?
我看不太像,昨天我的老恩師都上門來問了。”
顧時卿一怔,總感覺這劇情有那麼點兒熟悉。
老恩師?
隨後微微抬頭看了一眼宋奇傑道:
“也是為了地炕暖道的事兒?”
宋奇傑點了點頭道:
“那當然了,你家上了地炕暖道,你又不是不知道那玩意兒有多好。
就燒點兒煤,這家裡就跟夏天一樣。
我聽說你們這些上了地炕暖道的,晚上睡覺都得開著窗,要不然容易熱醒?”
說起這個,顧時卿不由得咧嘴嘿嘿笑道:
“對,那爐子裡的煤要是放多了,夜裡真是要熱醒。
現在我跟我夫人晚上睡覺都不蓋厚被子了。
就穿件小汗衫,再加一條小薄被就夠了。”
聽到這裡,宋奇傑不由得一撇嘴,一臉羨慕。
現在皇城裡的這些個大官兒,家裡都開始陸續上地炕暖道了。
明明這些東西都是自己孫子來弄的。
按理來說,自己應該是最早享受到的。
但是呢,現在就自己家沒弄這個玩意兒。
這人老了,下麵開始造反了,每天晚上都得起夜幾趟去茅房。
這每會兒夜裡起來,真是遭罪啊。
而顧時卿則是望著宋奇傑咧嘴笑道:
“咋,拉不下來老臉來求你孫子?”
宋奇傑則是無語的一抿嘴道:
“這是老臉不老臉的問題嗎。
這我要是去說了,這不就等於支持他乾這種事兒嗎?”
顧時卿看著手裡章程看的認真,沒搭理宋奇傑。
而宋奇傑一怔,看著一旁的顧時卿便是一撇嘴道:
“誒誒誒,先彆看了,給我出出主意。”
顧時卿抬頭瞄了一眼宋奇傑道:
“我能有什麼主意……”
旁邊另外一名內閣次輔,袁以仁聽了這兩人說了半天,終於忍不住低聲道:
“要我說,乾這事兒也沒什麼不好。
最重要的是跟著漢王世子,這事兒就對了。
給人蓋房子又怎麼了,讓漢王世子出麵給你家孩子在皇爺麵前說點兒好話。
第二天就調進工部任職了。
這不也挺好?
你孫子也不愛讀書,你非要讓他讀書,靠讀書進仕途,那多半也沒啥大作為。”
袁以仁的話說完,顧時卿跟宋奇傑兩人都是有些意外的望著袁以仁。
而袁以仁卻是非常確信的又點了點頭,重複了一下重點道:
“跟著漢王世子就對了!”
而對於袁以仁的話,顧時卿跟宋奇傑兩人卻是不由得一撇嘴道:
“還去工部任職呢。
蓋個房子就能進工部啦?
還他陸遠去說一說,這種事兒是他陸遠說一說就行了的嗎?”
看著顧時卿跟宋奇傑這兩人的樣子。
袁以仁則是連連擺手道:
“誒誒誒誒,你們現在可千萬彆看不起漢王世子。
我跟你們說,這隻要漢王世子一句話,彆說進工部了。
直接給你家孫子升個主事,或是個員外郎都不是沒可能啊!”
對於袁以仁的話,顧時卿跟宋奇傑麵麵相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隨後兩人也不由得壓低了聲音,湊上前來道:
“咋?
你又得到什麼小道消息了?”
袁以仁則是搖了搖頭道:
“這不是小道消息。
你們知道盧文清嗎?”
顧時卿兩人一怔。
這能不知道嘛?
這肯定知道啊!
他宋奇傑為啥把自己孫子送到漢王府,讓陸遠禍害?
不就是因為有盧文清這個先例嗎?
沒有盧文清,他宋奇傑肯定不能把自己孫子送到陸遠麵前去。
這盧文清又怎麼了?
顧時卿跟宋奇傑連連點頭道:
“知道啊,現在不是在魯西種地嗎?
這上次陸遠從魯西回來那天中午,不是說了嗎,這開墾了二十多萬畝荒地。
有盧文清的功勞。”
這兩人剛一說完,袁以仁便是一撇嘴道:
“開墾荒地?
開個屁!
你猜猜他現在在哪兒?”
在哪兒?
顧時卿跟宋奇傑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後,都是一臉問號。
隨後兩人便是一撇嘴道:
“到底啥,你快說,彆賣關子了。”
袁以仁也不墨跡,從自己這邊兒找出來兩本奏本。
給顧時卿跟宋奇傑一人遞過去一本後便道:
“看看吧,這次出征的封賞名單已經先回來了。
這上麵的人都是皇爺親自要封的,已經交由禮部去辦了。”
在顧時卿跟宋奇傑兩人皺眉查看時,這袁以仁則是低聲道:
“這盧文清早跑去漠北了!!”
啊?
顧時卿跟宋奇傑兩人一臉問號,隨後又趕緊查看手中的奏本。
最終,兩個人在各自的奏本中找到了關鍵的信息。
看到這上麵的信息後,兩人一臉愕然的同時抬起頭來望向袁以仁。
而袁以仁則是伸手將兩人的奏本都收回來後,這才望著兩人點頭道:
“沒想到吧,猜不到吧?
武安伯,還踏馬是世襲!!
這小子才踏馬十六歲啊,比陸遠都小一歲!
你們想想看他在漠北乾啥了?
這得多大的功,第一次出征就能直接封賞成這樣?
非得是什麼救駕,或是什麼生擒對方主帥這種天大的功勞!”
顧時卿跟宋奇傑兩人一臉愕然。
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麼誇張嗎??
不是……
這盧文清不是在魯西跟著陸遠種地嗎??
這什麼時候跑漠北的??
為何內閣之前一點兒都不知道?
而在顧時卿跟宋奇傑一臉愕然的時候,這袁以仁又湊到兩人麵前悄悄道:
“你們好好尋思尋思這事兒。
他盧文清有這麼大能耐嗎?
有嗎?
他之前什麼德行,你們不知道?
他就算再聰明,再是如何如何,跟著漢王世子三個月就改天換地啦?
你們覺得可能嗎?”
顧時卿跟宋奇傑一陣沉默。
這事兒……
好像還真沒那麼簡單。
而袁以仁則是又緊接著道:
“這事兒啊,指定又是漢王世子整了個什麼新玩意兒。
讓盧文清在漠北出了頭。
你們想想這個時候,你宋奇傑的孫子跟漢王世子在一塊兒。
這皇爺愛屋及烏,可能都不等漢王世子去提。
這皇爺就得給你家先覺一個官職。”
嘶……
要這麼說的話。
宋奇傑倒吸了一口涼氣。
好像還真是。
這袁以仁的話,幾乎是句句都打在宋奇傑的心窩上。
是啊……
自己那孫子就是不愛讀書。
你非逼著他去讀書,也逼不出來什麼。
一輩子碌碌無為罷了。
但是,如果跟著漢王世子的話。
以後要是真能進工部,然後碰上點兒運氣,說不定真能行。
就像是那盧文清。
那盧崇安最開始不也是逼著盧文清的學習嗎。
人也不學。
跟著陸遠也不學。
就是想打仗,然後陸遠安排去打仗了。
結果看看現在。
好家夥。
十六歲的武安伯啊!
還踏馬是世襲的。
這也太光宗耀祖了吧!!
自己那孫子今年十七,跟漢王世子一般大。
這十六歲的武安伯自己是指望不上了。
這努努力,三十歲的工部侍郎,有沒有可能啊?
一時間,宋奇傑陷入了沉思。
……
三日後。
大軍凱旋而歸。
皇城全體大臣在太子的帶領下親自前去郊外迎接。
陸遠沒去。
在家裡歇著。
生氣中……
這事兒陸遠越尋思越氣。
生氣,所以不去。
嗯……
實際上是……
起不來。
這踏馬大軍早上五點到郊外。
那自己就得四點鐘在那兒候著。
午夜一兩點鐘起床,然後洗漱,熏香,吃早飯。
誰踏馬一兩點能起來?
午夜兩點鐘,自己跟蘇璃煙還沒完事兒呢!!
當然,陸遠知道這回來的時間什麼的,是禮部設計好的。
五點鐘到皇城的郊外。
然後跟迎接的太子,大臣們寒暄一會兒。
就是太子先哭哭啼啼說,爹,我想你了啊,在外麵小半年您不容易啊。
然後皇帝說,兒啊,你監國也不容易啊,巴拉巴拉。
然後跟大臣們再說一說。
這差不多就早上六點了。
等大軍從郊外走回來。
那就正好是早上七八點的樣子。
太陽出來了,然後百姓們夾道歡迎。
等回到皇宮,就又要開始巴拉巴拉。
然後封賞什麼的。
一直弄到上午十點多,或者是中午頭什麼的。
但問題是,陸遠就是起不來。
所以,找了個由頭。
說是感冒發燒了,實在起不來。
然後就摟著蘇璃煙呼呼睡大覺了。
……
皇城郊外。
永樂帝領著一眾人等,準時到達。
轟隆隆的坦克,裝甲車在前麵開道。
永樂帝跟漢王,還有趙王,陸青,騎在高頭大馬上緊跟其後。
坦克,裝甲車什麼的這些個玩意兒,著實是把太子,還有大臣們給嚇蒙了。
而其中,內閣三輔。
顧時卿,宋奇傑,袁以仁三人。
看著這些個鐵家夥,從最先的愕然,震驚,變成了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