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她回家吃飯也挺遠的。”
因為平安說媛媛家裡離這有點遠,她媽媽都是給她拿錢,讓她到食堂去吃的。
可食堂的飯菜哪裡有自己家裡做的好吃,薑綰才會建議平安帶媛媛回家來吃的。
平安開心地朝著媛媛笑:“要是你媽知道了肯定會氣得半死。”
薑綰解釋道:“不告訴她媽不就行了,咱又不會害了她。”
接著又扭回頭看向金媛媛溫和地問道:“媛媛,你願意到阿姨家裡來吃飯嗎?”
金媛媛乖巧地點頭,回答道:“我願意。”
頓了頓,她又說道:“媽媽每天都有給我吃午飯的錢。我可以把錢給阿姨,然後到阿姨家裡吃。”
“這樣就算媽媽知道了,也說不出彆的。”
薑綰一陣無語,但也知道這是孩子的好心,她笑著道:“我差你那點夥食費嗎?”
可是,看著女孩眼巴巴瞅著自己的眼神,她又說不出拒絕的話。
頓了頓她補充道:“不如這樣,那些錢你先攢著。”
“等回頭有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用,就當做你替阿姨攢錢了。”
小姑娘這一聽眼睛亮了起來。覺得這樣也行。
她欣喜地點頭道:“好,我聽阿姨的。”
她扭回頭樂顛顛地跟著喬平安去上學了。
在他們都離開後,賈海霞從廚房裡出來看了看,低聲問道:“你是不是察覺到了什麼?”
薑綰轉頭看向她說道:“你也看出來了?”
賈海霞說道:“這倆孩子打冷眼一看就跟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咋可能看不出來。”
“隻不過平安瘦小,乾巴巴的。加上臉有些黑,可這個小姑娘白胖白胖的,所以看上去不同。”
“但是,但凡有點畫畫功底,懂得看骨骼的人都能看得出來他倆的相似之處。”
賈海霞憂心忡忡地說道:“難怪平安總是說看見這小姑娘就感覺很熟悉,很喜歡了。”
薑綰歎息著說道:“要不是說這兩個孩子的出生地相差十萬八千裡,我都要以為他倆是龍鳳胎了。”
賈海霞附和道:“我也是這樣想的。”
頓了頓,她狐疑地道:“有沒有可能其實他們出生地未必就相差十萬八千裡?”
薑綰蹙眉看向她問道:“你這話是何意?”
賈海霞解釋道:“當年平安出生具體是什麼情況,咱倆都不知道。”
“這孩子是在哪出生的也不知道,所以這事還有得查。”
“不如你找人查一查,看看情況,萬一他倆真有關係呢。”
頓了頓,她又低聲道:“我這兩天一直在想,當年我的孩子被換掉,究竟是事出有因?還是蓄謀已久?”
“是因為和我、和海榮天有仇才會這樣做的,又或者是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
她這話一出,薑綰的眼睛瞬間瞪大,轉回頭難以置信地看向賈海霞。
賈海霞說道:“你喜歡寫小說,我最近也經常看你寫的小說,雖說有一部分過於大膽一些,但細思極恐,似乎那些情節未必就不會發生。”
“就比如你寫的那一本《回家》。”
《回家》這本小說是薑綰前段時間忽然有感而發寫出來的。
背景放在了民國時期。
大概的意思是說:有一個很有錢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