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舞台上的王程……
後台的兩所學校的隊伍,每個人都頗有些震撼和佩服。
剛才王程扮演蘇軾的時候,他們沒有明顯的感覺,因為蘇軾隻是一個文官,而且在這個世界的曆史上也沒有留下太響亮的名聲。
但是,嶽飛卻是家喻戶曉的大將軍級彆的人物,以其為主演影視劇都不知道多少。
所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嶽飛將軍的形象。
可是……
此時,他們看著王程站在那裡如標槍一般的身形,卻是刹那間將腦海之中以前看過的影視劇當中的經典嶽飛形象都忘記的一乾二淨,完全被王程此時的嶽飛形象所取代。
似乎!
這就是曆史上真實的嶽飛。
汪紅伊低聲喃喃道:“這演技是真的神了!”
後麵有幾個北電北影以及中戲的師生也在看著,每個人都神色凝重而震撼。他們之前看過王程在江浙衛視的演員節目上的表演,在電視上看著就覺得王程的演技很神乎其神了,當時中戲也和北電北影一起對王程發出過邀請,隻是一樣被王程無視了。
此時,他們站在舞台最近的後台,看著王程的現場表演,才知道他們之前還低估了王程的演技。
正在做準備的關漢良和馬文龍兩人更是壓力山大,僅僅是這表演,他們就完全被碾壓了。他們要表演晏殊和歐陽修,隻能表演的流於表麵。
至於作品……
他們此時隻能期望,王程剛才創作定風波的時候,已經耗費了靈感,現在換成了嶽飛,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物,或許寫不出什麼好的作品!
畢竟……
每個人擅長的作品類型是不一樣的。
或許,王程剛好就不擅長寫武將的作品呢?
曆史上,能留下好作品的武將,寥寥無幾。
舞台上。
背對著走進來的安可茹,以及安可茹帶來的一位中年男子。
安可茹過來雙手抓著牢房的木樁,雙眼帶著一絲淚光地看著王程,滿臉擔心地問道:“鵬舉,你還好嗎?”
王程扮演的嶽飛轉過身來,嘴上黏上了一圈胡須,臉色也做了黑化處理,看起來沒有那麼白,眼中閃爍著沉穩,看著安可茹,溢出一絲微笑說道:“還好,你們不用擔心我!我在這裡,吃得好,睡的好,還能寫字。”
安可茹看了看牢房裡乾淨整潔,還有桌案,臉上的擔憂之色少了一些,雙眼癡癡地看著王程:“鵬舉……”
安可茹此時已經完全入戲,真恨不得進入牢房裡麵撲進王程的懷裡!
咳咳……
此時,安可茹身後一位中年男子走上前來,對王程微微拱手,輕聲說道:“鵬舉,你此行或有危險!當保全自身為主……”
王程看向中年男子,認真地說道:“子尚,你覺得,我保全自身,還有意義嗎?”
這位中年男子所扮演的角色叫王庶,字子尚,也是主戰派,現在也已經被罷官,此時專門托關係來見嶽飛一麵。
王庶略微激動地說道:“鵬舉,隻有活著,才能實現你一直追求的夢想!”
夢想?
王程滿臉悵然,看的現場諸多觀眾都微微心疼,儼然都已經入戲!
安可茹也殷切地看著王程:“鵬舉,我們還等著你回家呢!”
還能回家嗎?
現場每個人都知道嶽飛最後的結局。
所以,每個人的臉上都再次出現悲痛,以及對害死嶽飛的那些奸臣們的憤恨。
王程也一時間沒有說話,沉默下來。
王庶迅速說道:“鵬舉,我雖然已經被罷官,但是我還會留在城裡,繼續想辦法,一定會讓你出來!”
王程還是沒說話,神色逐漸激動,突然轉身拿起桌案上的毛筆,在早已準備好墨水的硯台裡狠狠一按。
現場諸多觀眾才猛然驚醒……
才想起來這場表演的意義,不是為了給他們表演,而是為了王程的創作表演前戲。
後台的關漢良,馬文龍,韓雷,溫紅倫,汪紅伊,梁小靚,陳雨琪等兩隊選手們,以及秦尚然,楊奕,李誠等人都紛紛站起來伸長了脖子,看向舞台,想更清楚地看到王程即將寫下的文字。
舞台上的四位評委,薑思華,王建彬,鄭寧,胡君四人也都不由自主地伸長了脖子,想第一時間看到王程寫下的文字。
因為,剛才王程的那首定風波,也實在是讓他們四位評委都驚豔不已,基本上找不到任何的瑕疵!
台下的張國斌,何福江等所有人也都正襟危坐,眼神死死地看著大屏幕……
李慶低聲說道:“王程是不是有可能,不擅長寫武將的作品?”
張國斌輕聲說道:“你忘記了俠客行?”
李慶瞬間無語,知道自己的那一絲幻想也破滅了!
俠客行那一句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其中的殺伐果斷,到現在念起來都還令人激動呢。
大家都盯著王程,迫不及待地想知道。
王程第二首作品,到底能寫出什麼樣的作品。
隻見王程轉身拿起毛筆,大力按在硯台裡,沾滿墨水,卻是沒有如他們所想的那般直接在桌案上的白紙上寫字,而是徑自走向裡麵的牆壁,提著毛筆直接在牆壁上寫了起來。
王程身體如長槍,手臂勢大力沉,手握毛筆,仿佛握著一把長劍一般,每一下動作都仿佛在戰場上戰鬥,帶著淩厲無比的氣勢,一筆一劃,都充滿了金戈鐵馬的沙場氣息!
三個龍飛鳳舞一般的文字出現在牆壁上!
滿江紅!
三個字,一股衝天而起的淩厲氣息充斥其中,讓現場每一個人看了,都感覺仿佛被刺了一劍一般。
即便,如鄭乾和鄭聞忠這種,對草書書法不了解,一時間看不懂這龍飛鳳舞的滿江紅三個字,也能清晰無比地感受到其中的那種淩厲氣勢。
旁邊有人低聲說道:“好字!隻是,滿江紅詞牌,我記憶力,沒有什麼好作品流傳下來。宋代一些文壇大家,都對這個詞牌不那麼感興趣。”
滿江紅?
鄭乾和鄭聞忠等一些沒認出王程的草書字體的人,才知道這三個字是什麼。
他們也的確一時間想不出有什麼滿江紅詞牌的出名作品。
可見,這個詞牌的確沒有什麼流傳千古的作品。
這說明,古代諸多文壇大家都不喜歡這個詞牌的平仄格律。
但是,王程卻選擇了這個冷門的詞牌!
諸多懂行的觀眾都微微動容。
他們現代諸多文人研究和創作宋詞作品的時候,都是追尋一些著名的詞牌,因為這樣有跡可循,容易創作。
所以,一些冷門詞牌,就沒有什麼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