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不識得,今日不識得,明日何識得?”
“識得與不識得,不識得與識得……”
“何謂識得?”
“識得與否,對我輩修禪之人,又有何意義?”
一時間,普欣還真被葉梵給繞了進去,待回過神之際,身前已然沒了後者的身影。
葉梵所提之句雖隨口胡謅,普通至極,但對修禪的普欣而言,卻莫名覺得有著極深的禪意蘊含其中,故而才不禁失神。
目光看向葉梵的答卷,見其上不多不少,正好填寫了一百七十八道題目。
“難道他真是什麼隱世的大禪師?”
有那麼一瞬間,普欣禪師還真起了這個念頭。
在禪修一道上,一百七十八這個數字,有著極大的禪意蘊含其中,傳聞開創清修禪宗的大禪師,便是於一百七十八歲之齡仙去,其座下所收的弟子,也恰好一百七十八人。
故而在禪修者心中,一百七十八這個數字,意義非凡,極具分量。
殊不知,葉梵來得不巧,隻堪堪聽得記得妙青所說的一百七十八道題目。
好在禪思之考,答對一半者即可順利通過。
葉梵走後,陸風見若水神色緊張,不由打消了提前離場的念頭,陪著後者多等候了一陣。
直到若水停筆,陸風這才起身。
普欣接過陸風的紙卷後認真的看了起來。
總計答了兩百餘道題目。
字跡同樣清秀文雅,比之葉梵所寫,隱隱還多了幾分鋒芒,且更為工整規範得多,每個字都如同有著一個隱形的格子一般,字裡行間分布的十分的完美。
單從總體來看,稱之為一副規範華美的書畫也不為過。
陸風從前的字跡並非如此,這還要歸功於他的陣道,如今他雖在寫字,但免不了會印上幾分刻銘的痕跡,規整得一板一眼也全因此而來。
普欣看閱之間,不經意間發現了些許異樣。
眉頭微蹙,將陸風的答卷和葉梵的對比了一下。
目光看著紙卷上關於‘五根’一類的禪問處。
‘念根,過失不忘之根性’。
‘念根,過失不忘之根性’。
二人所答一模一樣。
但……卻是錯誤的答案!
不忘的並非那份過失,而是關於過失的那份記憶。
猶記之,方改之。
正確之解應該為:念根,記憶不忘之根性。
普欣禪師出於對葉梵的印象,想到後者第一次遇見自己時開口便是打聽禪考一事……當覺其中定有著貓膩,錯得如此雷同,屬實不合理。
待若水也提交之後,普欣看著其上再次出現一模一樣的錯誤答案,當即證實了心中的猜疑。
若隻有二人還可能出現巧合,但三人同錯,巧合的可能性卻是極低了。
待陸風和若水也離場後,普欣禪師將妙諄喚到了身旁。
“我且問你,他們三人在參與禪思之考前,可有哪位禪眾接近過他們?”
問話間,餘光不由瞥向禪心殿外,妙青的身影正迎著陸風而去。
普欣禪師當下便有了明悟,改口道:“去將門外那禪眾留住,待這輪禪考過後,我有話要問。”
妙諄當即領命而去。
與此同時,普欣也從前幾輪的禪眾答卷中仔細翻找了起來。
很快便找到了錯誤的來源所在。
“芹山分院,妙青!”
看著答卷上的署名,普欣臉色沉了幾分。
禪心殿外。
若水跟著陸風出來後,卻不見葉梵的身影,不禁好奇開口:“風大哥,葉大哥人呢?怎麼不等我們。”
陸風笑了笑,“許是去哪散心閒逛了,我們就在此等他吧。”
妙青扶著冷花屏走近,出聲道:“我方才瞧見你同伴好像往‘慈心殿’方向去了。”
陸風愣了一下,好奇問道:“慈心殿是做什麼的?”
妙青回應道:“那裡是存放各類藥典和供禪醫修行的地方,你那朋友應該是名藥師吧,不然也不會這般感興趣。”
陸風點頭。
妙青帶著幾分憂色道:“慈心殿是不允許普通禪眾靠近的,你朋友恐怕會被趕出來。”
說話間,妙諄迎了上來。
傳達了普欣禪師的話,通知妙青至一側偏廳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