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嘛,不好才怪。古代的鄉紳地主不缺銀子,但缺地位,除非家裡出了舉人以上的人物,否則再怎麼有錢也是土地主,不被主流階層看得起。
可家裡出個舉人太難了,從總量上算能靠上的鳳毛麟角,更彆提進士了。如果出錢修水利設施就能獲得聖旨牌樓的殊榮,沒誰會不樂意的。
畢竟銀子沒有白扔,再怎麼說也是用到本鄉本土了,必須算積德。而聲望則是實打實的落在了自家腦袋上,而且上達天聽,乾賺不賠。
陳家樹這邊更高興,建設部就寫了幾篇文章刊登在報紙上,自己再舍著臉去求皇帝,然後就把全年的水利設施建設工程完成了。
丟不丟臉?陳家樹真不覺得。求皇帝為好人好事表彰怎麼能算丟臉呢。市儈、投機取巧?我呸,連皇帝都沒說啥,你們算個屁,老子好歹也是朝廷二品尚書,誰敢當麵羞辱,立馬拉著去麵聖。
“能不顧自身得失,隻為工作計,乃官員之楷模。若是大明官員皆如此,朕就可以去東海找個小島,每日操舟釣魚樂不思蜀了。你去找司禮監,讓王安通知禮部,去廣東給陳家樹也立個榮恩牌坊。”
很快這種聲音也傳到了宮裡,先被王承恩聽見,然後報告給了皇帝。於是陳家樹就遭到了狠狠的表彰。雖然都是牌樓,他家這個卻要高級的多,是皇帝下旨,當地官府出資蓋的。
怎麼說呢,即便明天死了,隻要牌坊不倒,他陳家在當地就不會沒落。縣官來上任都要來主動拜會,下轎下馬步行進村,這就叫榮恩,蒙蔭子孫。
另一位受到榮恩的是孫承宗,不提任何戰功,光是率部奔襲千裡救駕,被皇帝重點提拔就是板上釘釘。但在禦前會議上,當皇帝親口說出了其任命之後,又把在場的官員們雷的暈頭轉向。
都指揮同知、昭勇將軍、陸軍副總督、兼兵部左侍郎、領中軍都督府事!
當年袁可立把海軍帶得戰無不勝,以文官領武職並無不妥。如果孫承宗也是以文官領武職,當個陸軍副總督,再兼領五軍都督府的工作,也不算太離譜。
可是他還兼職兵部左侍郎,這可是標準的文職。身兼文武雙職,還都是實職,這就有點蹊蹺了。而且都指揮同知和兵部左侍郎都是正三品,到底哪個是正職呢?
“都為正職,練兵作戰本為一件事,卻要分為兵部指揮調派、都督府訓練落籍,還要分文武,互不統屬互相對立,怎能指使如臂?今後陸軍練兵之事全部交與孫承宗辦理,海軍由海軍參謀部自行籌劃。
如遇大戰,陸軍、海軍參謀部共同籌劃作戰所需,報與總參謀部核準。兵部與都督府專職管理現有邊軍衛所,核清數量、兵籍、駐地,供應糧草。”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