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艏錨……”水手長聽到之後,根據海況、水流、船隻朝向等諸多參數,再決定先拉起哪隻船錨。
“主桅全帆半……”大副聽到命令後,仰起頭衝著桅杆喊。他也要根據風向、船隻朝向來決定升帆的次序和多少。
“……右舵30,航向85……”光拉起船錨、升起船帆,帆船並不能正常航行,因為舵手還不知道要往哪邊走呢。
這時就要聽領航長的了,他從皇帝手裡接過海圖,趴在舵台上看著裡麵的兩隻羅盤,仔細對照過之後才會大聲給舵手下達轉舵的數據。
聽著就很麻煩對吧,實際上想讓一艘大中型帆船正常航行,更麻煩的還在後麵。需要至少大幾十人的不斷精確配合,無論哪個環節出了錯都有可能危及全船人的生命。
每一次判斷是否合理、每一個命令是否清晰、每一個操作是否正確,都會被航海日誌詳細記錄下來,航行結束後要上交到海軍參謀部備案。誰出錯多少一目了然,錯誤多到一定程度就會被替換、降職,甚至軍法處置。
而一艘大中型帆船,尤其是戰艦,船員動輒一二百甚至二三百人,不是為了打架的時候人手充足,而是少了真完成不了本職工作。
拋開作戰不談,光是日常航行就需要把官兵們分成至少兩個班次,每班工作8小時、休息8小時,除了靠港沒有休息日,永遠連軸轉。
今天還是晚上睡覺,明天變成上午睡覺、後天成了下午睡覺,大後天又晚上睡覺了。一般人不經過常年訓練根本扛不住,不是神經衰弱就是內分泌失調,各種病也就跟著來了。
要是趕上高海況或者戰備,全體船員都要上崗,還會有巨大的噪聲和不適感伴隨。這時候但凡有點時間輪換就必須讓自己睡著,否則休息不好抵抗力同樣要下降,影響身體健康和工作效率。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大國陸軍實力很強,隨時可以爆兵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但海軍卻怎麼搞也無法快速強大的根本原因。
與陸軍相比,海軍對單兵素質要求的太高了,真不是一兩年就能培養出來的。而光有單兵素質了依舊不成,還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實戰進行磨合,最後才是錢和資源充足與否。
就拿洪濤建立的大明海軍舉例,傾全國之財力物力,花了12年時間,期間還想儘辦法尋找實戰機會,至今為止也才不過湊出來幾千名有能力操控戰艦的官兵。
合格?不,這幾千名官兵距離合格的海軍還有段距離要走,因為他們從來沒進行過大洋航行。而想要成為優秀的海軍那距離就更遠了,至少還得再來10年。而且不能光訓練,還得參加大規模海戰。
而做為船長是不是就輕鬆了呢?無非就是風大了降帆、風小了升帆轉向、誰偷懶就懲罰誰、決定哪艘船可以打、哪艘船不能打,基本不用乾活兒,就是個口販子。
看上去可能是這樣,實際上船長對一艘船來講是至關重要的。船員的能力決定了一艘船的下限;船長的好壞則決定了一艘船的上限。
平時船長確實沒啥用,更像個船上的憲兵,維持下紀律而已。但到了關鍵時刻,比如戰時,再比如遇到風暴迷航,船長的作用就該體現出來了。他的決定,往往決定了一場戰鬥的勝負和一船人的生死。
所以想讓一支艦隊變得更強大,光比拚下限是沒用的。必須得想辦法培養更多經驗豐富、頭腦靈活、基本功紮實、還不循規蹈矩的船長,和對手比拚上限。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