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化學的不能惹!
四平迅速被攻下後,東瀛軍形勢嚴峻了。
華夏國內一片歡呼,更有不少專家在媒體上預瀏,打敗東瀛軍為期不遠了。
東瀛留守內閣發表聲明,願意與華夏政府和談,儘早結束兩國之間的不愉快行為。
做為東瀛最高管理機構,留守內閣的閣僚已經絕望了。
蠶繭大幅減產,繅絲廠嚴重開工不足,世界上許多國家又以預防蠶瘟為借口,拒收東瀛生絲及製品。
棉紗及布匹生產也陷入了絕地,缺少原料,運輸不暢,資金短缺,使得東瀛國內大批紗廠、布廠麵臨著倒閉。
工人大量失業,經濟基本上崩潰了,差不多倒退幾十年,回到了明治維新前的境地。
華夏國內正悄悄的開展沒收敵產,監管敵人的行動。
山東、江浙滬、廣東等地的大量東瀛人開辦的絲廠、紗廠、布廠都被勒令停工。
貿易公司也被勒令暫停營業。
曾經在華夏橫行無忌的一些浪人、閒散人員被集中看管,暫時失去了自由。
農安縣伊通河畔,分布著大量的肥沃耕地。
東瀛一個二百多人的開拓團就駐紮在這裡。
當年,靠著滿鐵護路隊的武力支持,開拓團在這裡弄到了一萬多畝良田。
每年生產大量的水稻、玉米、蔬菜。
糧食運回東瀛國內,蔬菜就地銷售給東瀛駐軍。
像這樣的開拓團在東北有許多。
開拓團主要成員都是東瀛軍退伍老兵或者傷殘兵,是東瀛半軍事化組織。
他們來到東北,以各種名義,強占了大片的耕地。
開拓團人員攜帶有槍支,一般農民根本惹不起他們。
開拓團大多成員都是以家庭為單位,拖兒帶女的。
東瀛人目的很明確,通過大量移民,逐漸占領華夏。
在縣城裡,他們有自己的商會和學校,子女也都是接受東瀛式教育,並不與華夏人來往。
春天了,他們套好牛馬,又準備翻地起壟,種植莊稼。
但東瀛軍接連失利的消息讓他們憂心忡忡,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囂張跋扈。
幾個東瀛男人坐在一間小木屋裡,一邊喝著茶,一邊討論著什麼。
“龜野君,今年的地還要耕種嗎?”
一個東瀛男人小心翼翼地問道。
龜野次郎,東瀛老兵,與清朝的甲午戰爭,與羅刹人的羅東戰爭都參加過,後來負傷,斷了一條小腿,退役加入了開拓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