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曾在東北幫辦軍務多年,對山川地貌略知一二。
吉林東部,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易守難攻。可據此阻擊百濟前出之東瀛軍。如戰法得當,必大量斃傷敵酋。
………”
劉大雙反複讀了幾遍,對這個蔣方霞倒是很佩服,目光如炬,思路清晰,對形勢及雙方戰力判斷極準。
“要不要挖挖老袁的牆角,反正這個蔣方震他也不重視,弄個什麼參議在那兒閒著。”劉大雙心裡盤算著。
本來對於挖牆角一事,劉大雙沒什麼興趣。就他的靖安軍事學院,教學水平絕對高於東瀛及國內其它軍校。
畢竟劉大雙灌輸的可都是超時代的軍事指導思想和戰略戰術。
劉大雙不懂軍事,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太具體的他講不明白,可是大的方向他還是說得清楚的。隻要大方向正確,很多具體的戰略戰術自然有人去完善了。
華夏國內什麼東瀛士官學校畢業的,雲南講武堂的、保定陸軍學校的、天津武備學院的畢業生可不少,很多現在也是軍中響當當的人物。
可劉大雙真就沒興趣去挖角,雖然不能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但對於保安軍的訓練和作戰體係,這些人的思想是落後了許多。
劉大雙前世就有個疑惑,黃埔軍校一幫學員,頭幾期最多學習了半年,然後就拉上了戰場。
可就那幾期學員,學習時間那麼短,卻名將頻出,反倒把那些正經八本軍校畢業生打了個落花流水。
所以,劉大雙這個理科生就有了彆樣的想法。
什麼是名將?那都是大浪淘沙淘出來的,可不是看你什麼學院畢業,也不是看你名頭有多響。
他來了這個世上十幾年了,就沒動過什麼心思去請大能,自已培訓的大能應該更好用。
就是這個蔣方震,讓他動了點挖角兒的心思。
太祖的《論持久戰》,他可是讀過的,那絕對比蔣方震的寫的《國防論》高一個檔次。
畢竟受限於時代,《國防論》絮絮叨叨的講的挺詳細,可是沒有太祖那種一錘定音的氣魄,也缺少太祖那種高瞻遠矚。
但太祖那種人才去哪裡找啊,千百年才出一個。眼下有這個蔣方震,也可以勉強一用了。軍事嘛,畢竟是自己的短板。多招幾個軍事家也不是什麼壞事。
劉大雙想了一下,提筆寫了封信,他的書法絕對是臭大街的。平時絕不書寫什麼,今天沒辦法了,隻好親自上陣。
百裡先生:
來信收悉,已經仔細閱讀幾遍,茅塞頓開,頗有拔雲見日之感。
但對先生關於抗倭之戰,有些不同看法。雖我華夏為大國,但也應速戰。
須知,戰爭對民生及國家發展的破壞是巨大的。我們不應與此跳梁小醜糾纏日久,應迅速徹底殲滅之,使其百年內日日仰望我華夏。
先生之論,十年前也許是正確的。可現在的華夏已非昔日之華夏,世界也非昔日之世界。
當今世界,各種新式裝備迅速發展,戰法不斷革新,已使我華夏有速勝之可能。
劉某俗務纏身,不便赴京城麵聆先生教誨。可否請先生移步靖安,共議抗倭大計。
翹首以盼!
劉大雙
字跡歪歪扭扭的,倒也符合他小皮匠的身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