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捷起兵時,也是動了腦筋的。不管怎麼說,那也是前清的秀才,腦袋瓜子不白給。
他首先聯係了一山先生,願意幫助一山先生討袁,重新恢複總裁的職位。
陳捷的理由很充分,老袁倒行逆施,妄圖稱帝,不符合人民的意誌。另外,這總裁一職,本來就是先生禪讓的,可老袁並沒有履行自已的諾言。言而無信,不配做華夏總裁。
這些話說到一山先生心窩子裡了。
對於主動讓位一事,他一直耿耿於懷,總覺得被老袁給耍了,心裡一直憋著一股火。
現在見到陳捷主動來歸附,而且這小子手裡還有上萬兵,立即答應起兵討袁。
兩個人都是粵人,在廣東還是有點人緣的。
再加上粵東貧困,聽說當兵一個月有十塊銀元,真是應者雲集,幾天就湊了幾萬人。
留下二千人訓練新兵,陳捷帶著八千人浩浩蕩蕩向廣州進發。
一山先生適時發出討袁檄文,號召國人奮起,討伐袁賊。
一山先生這威望可不一般,大旗一豎,還真有不少人動了心思。
廣州沒什麼華夏的兵,都是高盧雞的軍隊。
廣東督軍龍濟光的兵最近的也在廣東肇慶,離廣州一百多公裡。
他是在廣東西邊防禦廣西老陸的討袁軍。
陳捷兵發廣州,把龍濟光嚇壞了,這仗怎麼打?腹背受敵。
陳捷也是瞅準了這個機會,先占了廣州再說。
他待的惠州,也是大山區,雖然離海邊挺近,可是耕地少,填飽肚子都難。
要是占了廣州這個大商埠,可比惠州強多了。
廣州有港口,有鐵路直通武昌,交通發達,商業繁榮,可以說是華夏南部第一發達城市。
接到廣西老陸的電話,劉大雙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
一山先生的本事他是知道的,老資格了,光反清起義都不知道發起了多少次。
華夏的商人中、軍隊中、百姓中還是有不少人支持他的。
不過,對於一山先生的軍事能力,他還真挺擔心。
印象中,凡是一山先生掛帥的,基本上都是以失敗告終。
還有一個讓他比較惱火的,保安軍和東瀛軍的大決戰就要開始了。
這個時候,是需要全國人民一條心,打敗東瀛軍。
你這個時候又拉起大旗討袁,不是添亂嗎?老袁已經病得不能視事,早一天討,晚一天討影響不大。
另外一個,分散了廣西老陸的注意力,會影響到東南亞的布局。
劉大雙一時間也想不出好辦法,他知道,以他的聲望去勸說一山先生,還是顯得不夠份量。
所以,隻能以萬通社的名義,發出一份評論:
“國難當頭,華夏槍口要一致對外”。
至於這篇評論能起多大作用,隻能是聽天由命了。
正如劉大雙預感的一樣,龍濟光的部隊利用水路運輸的便利,連夜乘船,沿著西江,經三水,一個晚上已經回防到了廣州。
陳捷的部隊從惠州出發,差不多兩百公裡,都是山路,行軍速度慢多了。
走了一天,前鋒部隊剛剛抵達東莞縣石碣鎮。
石碣鎮也算是廣東的一大名德,這是明末一位名人袁祟煥的故裡。
這人爭議比較大,有說是忠臣,有說是奸臣的。
不過,有一點,這個人的“五年平遼”卻是個大笑話。
理想比較豐滿,現實比較骨感。
靡費了大明朝無數錢糧,一樣沒有擋住清軍的入侵。
大明本來就風雨飄搖,財政又全部用在了平遼上。致使國內饑荒來臨時,也無力救助安撫。
農民起義一波接著一波,終於把個“天子守國門”的大明江山打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