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繼續往下翻。
發現大多數都覺得這部電影太慘了,看完心裡很難受。
雖然隻是表達,但總結下來就是觀感一般。
這對電影而言可不算什麼好跡象。
想了想,他關了微博,打開了豆瓣。
搜了下1942後,很快,頁麵加載。
評分已經解鎖了,超過4000人給打出的分數是86
這分數不差。
雖然跟自己那幾部開篇就上了9的電影分數比還低了一些,但隻要電影後續口碑沒什麼問題,上漲幾乎是板上釘釘的。
可當他看到評論時,卻發現不見什麼五星,二星三星的居多。
“我琢磨每年的12月份賀歲檔,您老人家可是霸主。這次是腦子抽了上了這種基調的片子”
“剛看完,就一個字慘。慘到不像是馮曉剛。你要說這是西影廠的片子,我包容性會更強一點。但你好好的馮氏幽默不拍,賀歲檔送給我們這麼一盤苦瓜,我們怎麼吃”
“說客觀點吧。電影確實是好電影,可以說是馮導這些年最用心的一部片子了。沒有惡俗,沒有歪曲,影片處處透露著用心。2小時20分鐘的片子可以一氣嗬成的看完。
好,客觀說完了,說主觀的我記得馮曉剛采訪的時候,親口說了,這是他想給所有同胞們還原曆史的一個故事,值得被人銘記的故事。劉振雲這部我看過,所以劇情大概清楚。溫故1942題材比較嚴肅,上映前,我沒有擔心過馮導的藝術水準托不起來這麼大的題材,電影好壞,我還是懂的。但我想問,你這個讓人銘記的故事,想讓我們記得什麼
其實前麵我都還能忍。我最忍不了的是,你把原著裡的結尾給照搬了過來。那句“這些糟心的事我都忘了,你又寫它,圖個啥”。
不好意思,在聽到這句旁白後,這部1942或許用偽紀錄片來概括會更合適。
嚴肅題材的電影向來難拿捏,歸根結底並非是劇情,而是內核。一部影片的中心主旨要明確。可在1942裡,我隻看到了一部紀錄片。
甚至,它遠不如劉震雲的精彩。”
這篇姑且算是短評的評論,評論人給了2星的評價。
就著這篇評論,他吃完了碗裡的麵。
擦了擦嘴後,就給其他等候的客人讓了地方,壓低了帽簷走了出去。
來到了商場供人休息的凳子上後,他繼續翻看著豆瓣的評論。
得承認,豆瓣上一些觀眾對電影的視角解讀,確實要比微博那種絕大多數人都是發出最直接感歎的幾十字短評要相對更“精”一些。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認真觀影的習慣,才讓很多人對這部電影產生了不少的意見。
有給五星滿分的,但解讀多是在誇馮曉剛的誠意,以及這部電影故事的真實與內心共情後的那種悲憫。
鮮少有從電影的主題、立意方麵去說的。
許鑫也從中逐漸了解到了觀眾的想法。
他們不否認這電影的嚴肅性。
也沒否認馮曉剛的用心程度。
真正有些無法接受的,就在於電影過於真實,真實到哪怕是四條故事線同時進行,但偏偏每一條都沒有什麼“新鮮感”。
說白了,看這部電影,真的就像是上曆史課。
曆史老師並沒有對曆史做任何的渲染或者加工,隻是照本宣科的在課堂上,把今天要講的,原封不動的拿了出來。
哪怕,它是以張國利飾演的範殿元這個角色為切入點。
但觀眾不接受。
因為這裡麵的範殿元可能是假的,但當年老蔣和手下的官僚的各種態度卻是真的。在這種真實之下,範殿元從一開始,命運就已經注定了。
說白了,當一些了解這段曆史的觀眾看來,最大的敗筆,其實就是官僚這一條線。
因為太真實,所以顯得其他線遭受了多少苦難,都是曆史書上的“理所應當”。
一切都是按照他們了解的真實曆史事件走,這片子的驚喜也就沒了。
這是電影不討喜的地方。
而對另外一群觀眾而言,他們拿著爆米花,可樂,本身的出發點是來看馮導的新作。可這新作拍的讓他們手裡的爆米花都變了味道。
所以,電影很好。
但電影不好看。
這部分論調,和微博話題裡幾乎差不多。
他們或許沒那些專業觀眾的點評,但豆瓣的評論本身也沒什麼門檻。
所有人都能表達自己的觀點。
他們的觀點就是如此,所以寫下來也就是如此。
不見什麼罵戰,也沒有什麼刻意惡評之類的跡象,純粹就是輸出了自己的觀點。
“”
嘖。
看完之後,許鑫起身,從負一樓走到了一樓出口,找了個沒人的地方點了一顆煙。
抽完之後,他回到了樓上,買了一張寒戰的票。
11月30號一大早。
許鑫看到了1942的首日票房。
首日票房2600萬。
比非誠勿擾2的三千三百萬要低了不少。
不過往上媒體的評價,對於1942這部電影的好評倒是居多。
可越這樣,就越有些叫好不叫座的意思。
豆瓣評分倒是挺穩定的。
見狀,許鑫也就沒繼續關注。
他這邊也要走了,去意大利那邊進行電影宣傳。
這兩天就準備啟程。
有那功夫不如當一會兒爐鼎,畢竟是月末月初,媳婦親戚也快來了,這兩天燥的厲害。
可沒想到,12月1號這天。
習慣性早上瀏覽一遍新聞的他再次看到了一條消息
“1942口碑崩塌,華義兄弟股價崩盤”
這新聞一看就是標題黨,但許鑫還是點進去看了。畢竟股價對華義而言,從來都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而點進去後,就理解為什麼新聞會取這個標題了
“華義兄弟股價在30日早間低開後,一路下行,並跌停報收於1295元,全日成交額高達23億元”
彆的金融數據不用提,當許鑫看到了“跌停”這倆字時,瞬間就意識到了一件事
1942好像真不行了。
趕緊去查了下第二日的票房。
他印象中,非誠勿擾2的第二天票房,好像是四千七百多萬
尤記得它壓了山楂樹五百萬左右來著。
後者是四千二百多萬。
可是
1942的第二日票房與正常的高票房電影應該開始持續三天到四天的井噴不同
它的第二日票房,隻有堪堪的2900萬。
隻比首映高了三百萬
雖然這錢也不少了,但,對於馮曉剛、華義兄弟或者說的更真實一點,對於那些擁有華義兄弟股票的股民而言
忽然,他一愣。
這片子的總投資是多少來著
他趕緊繼續查。
接著一串數據映入眼簾
1942總投資2億元。
再看消息,發現竟然是2011年12月份的消息。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數字沒虛頭的話,那麼
要是加上宣傳,這電影少說總製作費用得奔25億去的。
25億的成本,至少要6個億才能保本。
這票房趨勢看上去,應該是虧定了。
但這還沒完呢。
就連許鑫這個不懂股市的人都知道比起作品虧損,它的股票下跌才是真正的大頭。
要真這麼兩邊算起來
華義這次,損失慘重了。
而事實證明,許鑫猜的一點沒錯。
1942的首周票房,在他到意大利的第二天,已經出來了。
13億。
這成績乍一看已經很棒了,又是一部過億票房的電影。
可縱觀1942的票房曲線,最高單日也沒突破三千萬的數據表明,這部電影哪怕馮曉剛拍的再用心,觀眾的觀影興趣依舊不大。
就像是好多人說的那樣。
在這個賀歲檔,他們本來是想看到一個輕鬆幽默的爆米花電影。
誰也不想在電影院裡虐心2個多小時。
而同樣比較起來,萬箭穿心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他的首周票房,隻有3000萬不到。
不過和1942不同,萬箭的投資隻有400多萬。是一個小成本到不能在小的電影。
光是首周,它已經回本並且開始盈利了。
而整個上映期間,它的最終票房預估在6500萬左右。
對於一部400萬投資的電影,這票房其實和神話沒什麼區彆。
可為什麼它能盈利,1942卻不行
一些業內人士在分析之後,把成功的原因還是歸功到了絲路電影節上麵。
說白了,因為絲路電影節,觀眾已經提前知道了它很“慘”。
有了心理建設,那麼自然而然就會過濾一部分觀眾。
買票來的觀眾都能接受這種慘,所以它的盈利也就成了理所應當。
在票房上,兩部電影肯定沒可比性的。
可論起來投資回報率,可能十個1942都趕不上萬箭穿心。
不過,萬箭穿心這片子和廠裡其實沒啥關係,所以好壞盈利廠裡也見不著。
但華義的股價從上映第一天的跌停後,這幾天一直很萎靡。
看來市場信心也不足了。
意大利,米蘭。
“許鑫,時間差不多了。你看什麼呢”
頭發已經留長了一些的劉一菲提醒了一句。
她才剛剛結束四大名捕的拍攝拍了接近五個月,按照她的說法,這戲拍完,明年一年她都絕對不碰電影了。
太累了。
趕來意大利後,她甚至打算長期在這邊待一段時間。
遠離一切瑣碎事情,從現在開始進入假期模式。
而現在,完美陌生人劇組正在米蘭,一會兒要參加米蘭這邊的一個電視台節目,宣傳電影。
不得不說,意大利這邊的宣傳還挺省力氣的。
就幾個主要電視台。
雖然宣傳時間很早,但行程卻並不密集。
並且氛圍也很輕鬆,就跟許鑫之前參加羅馬的那個叫什麼電視台來著,一個訪談節目。
甚至主持人都沒怎麼聊電影,而是聊起來了許鑫為什麼這麼喜歡意大利。
並且還在全場一百出頭的觀眾麵前,來了一頓家庭版的意大利餐
全程都在東家長西家短的聊天,隻有開場前提了一嘴電影。其他的時候就不提了。
而等節目結束,許鑫才不解的對傑絲敏問道
“咱們不是來宣傳電影的麼”
而傑絲敏的回答也很“專業”
“對啊。我們不是宣傳了嗎保羅在開場介紹了咱們完美陌生人劇組來到節目現場你忘啦”
“”
行吧。
入鄉隨俗。
習慣就好。
而整個完美陌生人的宣傳計劃,這次都是意大利這邊的發行公司負責的,除了電視台采訪外,也就在臨近上映時,會有幾場見麵會。
電視台錄製的節目也是在電影臨近上映時,才會播放。
其他的時候,都是個大影院,以及一些雜誌媒體的廣告。
一分錢的宣傳費用不用掏,全都算在了電影上映後的分成裡麵。
可以說,許鑫這邊很省心。
但他想和妻子小聚的計劃,就得推遲到元旦之後了。
因為楊蜜那邊一代宗師受到的禮遇相當驚人,王佳衛在歐洲的地位確實高,這幾天劇組正滿歐洲轉悠呢。
想在意大利碰上,估計難了。
兩口子都出來,孩子就成了最大的“負擔”。
今天參加完米蘭這邊的電視台錄製,他就得回國了。
正琢磨著
“喂,和你說話呢,發什麼呆啊”
“呃”
回過神來的許鑫看了她一眼,點點頭
“我看國內票房的事情呢。”
“哦哦。”
神仙姐姐點點頭
“你明天回去”
“嗯。”
“那國內的宣傳之前,我就不回去了我得好好歇一段時間。”
“沒問題。”
許鑫點點頭
“你開心就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